忘恩负义的有赵家王家;谋财害命的有陈指挥使;挑拨离间的还有个于家哥儿。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更多。如此境遇,衬的她和玉娘身边几个人竟可列入忠仆传了。而丹旭,虽说奴仆原就该忠,然奴仆亦是活人,亦有七情六欲,林俊在时,或可说是慑于林俊之威;林俊亡故,还愿做忠仆,若是旁人,必要耻笑其奴性刻骨,但林贞因其得活命,若无感激之心,与禽兽何异?
这厢丹旭看着不知所措的林贞,又想起昔日上下皆言“好性儿”的姐姐了。他被人转手送与林俊,耳旁听的最多的便是主家的闲言碎语——林俊如何跋扈有才,玉娘如何旁顾娘家,以及林贞如何温柔好骗。他认识许许多多的字,甚至完整的读过《二十二史》;会唱许许多多的曲,只因前主人爱看他扮做女人样子。虽是特特养来送人的,不曾享受,却也没少占便宜。自以为看透了一切,没想到世上居然还有对一宠物怜悯之人。
前几日的林贞,像极了林俊,冷硬之态,观之悚然。今日的林贞,似又变回往日那个肯替她打掩护的温柔小姐。丹旭暗自微笑,还是这样的姐姐好,一如去岁冬日的遗在花园的手炉,香甜温暖却不灼人。只盼她此生平安顺遂,再不用做那罗刹模样,才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林贞思量了一回,除去贴身仆役与丹旭,余者也懒怠多问。玉娘对着花名册点了点,仆从们也有走的,也有留的——管家魏嘉及成人的小厮,颇攒了些家底,又成家立业,自不想离开广宁。玉娘叫小人们弄的怕了,深知强扭的瓜不甜,硬要带了去反倒招怨,到时她一介女眷,更束手无策。便一人赏了几两银子,放他自去营生。留下的皆是年岁甚小,无处可去之人,心里倒盼着见识见识京中繁华。该散的散了之后,林贞再点人数,方才庆幸丹旭之心,否则玉娘那处竟连个靠得住的小厮都无。心里又对其感激了几分。
世道从无女人的事,丫头们除了跟着自家爹娘走的,皆留在玉娘身边。实在太多,不得已送了几个。到了这一步,玉娘也不愿背负个不厚道的名声,细细打听了好人家,也不要身价银子,反倒一人赏了几套衣裳送走了。至于丹阳?妖娆了些,冷漠了些,却也罪不至死。林贞无意与自己添业障,看他跟了林俊一场,亦赏了几两银子,放他自由身。此后爱与谁去相好,便与谁相好吧。山高水长,再不相见。
林家还有几个妾躲了许久,如今要散场,也得问一声儿。头一个李翠娘是不愿走的,她身无长物,年岁又大,只好伴着玉娘才能有口饱饭。玉娘也怕孤单,有个人伴着说说话挺好,高兴的留下了,还赏了一套银头面,预备守孝的时候带。林贞原有些怨,好歹是家里半个主人,一出事王八脖子一缩,万事丢开手。如今风浪过了,又一行哭一行求的。可玉娘日后独自居住,再无人陪着,更不好。想她一个丫头出身,无甚见识,不添乱已是难得。既然愿意替林俊守节,林贞亦感激她。
薛思妍和云真儿与李翠娘不同,皆是广宁好人家的女儿。也是广宁山高皇帝远,朝廷管不了那么许多,才叫林俊收在后院里头。真论起律法来,都算和奸。也就在广宁地界,敲锣打鼓的抬了进来,只要街坊看见了,便是夫妻。二人在广宁熟门熟路,模样好不说,各自在林家攒了一注私房,再好好嫁一回也不是难事,跟去京城里守寡却是遭罪了。夫主林俊已故,昔日有多少醋都烟消云散。玉娘叹了一回,也没拦着人家的前程,各送了些盘缠并贴身的丫头,着人送她们回家,算是好聚好散。
曾经熙熙攘攘的林家,霎时安静下来。林贞翻开花名册,凡离开的人都画了个圈儿。只见满页的红圈,剩不下几个人名,把人眼都看花。重新抄录一回,再看时,玉娘身边只有四个丫头并李翠娘和贴身丫头;林贞身边略好一些,四个丫头都在,当年买来教刺绣的两口子原就是特选来的陪嫁,无牵无挂的一把年纪,懒得再换主人。还有教筝的杨妈妈,打定了主意要林贞养老的。玉娘看林贞身旁的人虽不够,然一个小姐儿身边丫头婆子齐全,暂时够使了,安下心来只待日后再说。
余者不过是几个小丫头,并丹旭的相好于二姐。偌大一个林家,满打满算,连主带仆才十八人。花名册上稀落的名字叫人心酸。林贞没来由的想起那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真个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漫步在林家齐整的青石板路上回首相望,斗拱飞檐、瓦当摇落,唯余叹息。
十年繁华谁记取,一朝散落尽苍茫。
作者有话要说:树倒猢狲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