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得很。
心知不好,卫秀便停下了话头,无奈地看着濮阳。濮阳神色已很不好看,卫秀气弱道:“我怕你担心。”已被发现了,自是要坦白从宽。
濮阳本欲生气,可卫秀一弱,再多的怒意都化为乌有,她抿了抿唇,冷着面容,道:“可有用药?”
“已在煎煮,至多一个时辰,便可服用。”卫秀握住她的手,温声道:“让你知晓不过跟着着急,且今有大事,殿下不要为我分神。”
“什么都要紧不过你。”濮阳冷声道。
是真生气了。卫秀无奈一笑:“只是摸着烫,其实并不怎么难受,殿下请听我言……”
濮阳知她要说什么,截断道:“朝中诸公,定有办法,此事,先生不必想了,安心养病要紧。”
明明很关心,却要冷着脸,明明很生气,却仍一心为她着想,想要陪伴她身边。卫秀笑了一笑,笑意柔和而温存,她缓缓道:“此事朝中诸公确实可解,但他们的解法,定不会与殿下有益。殿下且听我说完,平息物议最好便是以另一则消息盖过。改谥之事,是殿下之功,殿下乃天子嫡女,正可代表新朝皇室。若能将殿下之功宣扬出去,天下士人必感殿下之贤,在助以殿下往昔所行善事,可使民间知晓皇室爱民宽仁之心,又能让殿下之贤明仁慈,散播天下。”
濮阳做过不少好事,当初率先发起捐钱捐物便是一件,这是去年的事,百信想来还有印象。
如此行事既盖过了陈渡之死带来的物议沸腾,又可使濮阳获益,可谓一举两得。
若让朝中大臣去想办法,必然不会如此替濮阳着想,濮阳唯有先下手为强。
这是一个使公主声名远播的大好时机,将来未必能再有如此良机。濮阳为难。卫秀便道:“殿下需将我之言,先奏陛下,可借助丞相相帮,将此事推行下去。”
濮阳已有不小的势力,但总归比不上朝廷的动作,再者便是,卫秀温柔地望着濮阳,叮嘱道:“关乎声名,关乎权力,切不可瞒着陛下,要让陛下知晓,你是倚仗他,才有今日的。”
濮阳明白,在她的权力能抵过父死子继的成规前,在她能比过唯有男子可继皇位的定论前,她只能牢牢依靠皇帝。
此事定能成,陛下会答应的,他心中,公主贤德一些,至多不过是为能过得自在添些筹码罢了。如此,有何不可?
濮阳都想得明白,去了,她便将声望日隆,在士林中也有了分量。这是极大诱惑。可她不想离开此地,不想在先生忍受病苦之时,离开她的身旁,去为权势奔波。
卫秀自然能看出她的犹豫,温声软语地劝解:“我在这等着殿下,兴许殿下回来时,我便已大好了。”
她其实很难受,耳中嗡嗡作响,心肺皆虚,头晕目眩。不过强撑着罢了。她也想公主陪着她,让她睁开眼,便能看到她。
可大事为重。人总要有所抉择,有所取舍。
濮阳已被说动了。她站起身,轻抚卫秀的脸庞:“先生等我回来。”
卫秀便笑着点了点头。
濮阳转身而去,走出寝居之门,便见外面一片光明和煦,与寝居中的幽暗压抑全然不同。
她大步向前,却莫名地觉得,她为了皇位,为了权力,舍弃了在幽暗之中的先生。
一出小院,濮阳便使人备车,先寻丞相,再入宫。
丞相自然是向着外孙女,听完濮阳所言,略一思索,便道:“大善!”
公主身上有王氏一半的血,天生的亲缘,断都断不了,经几回一同行事,眼下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起初也是卫秀的意思,殿下有称帝之心,无需让任何人知晓,但却可以通过一些小手段,将王氏牢牢绑在身边。
丞相年老,将来尤未可知,但王鲧手中是紧握着羽林的。
濮阳与丞相一同入宫,皇帝果然正带人商议如何平息物议之事。
改谥已是他最大的让步,再让只会让人以为皇帝软弱。他是一步都不肯再退的。听闻濮阳与丞相来了,皇帝当即撇下诸王与大臣,到偏殿见新来的两位。
濮阳将原委说了一遍,道:“如此,一则可转移世人眼光,二则张我萧氏之仁,此一举两得之事。”
丞相笑着,不动声色地推波助澜道:“这主意确实好,女且贤德,何况其父?还让殿下沾了便宜了。”
濮阳腼腆一笑,望向皇帝:“若不是阿爹疼我,我如何沾得上便宜?”说的是皇帝听从她的劝谏,答应改谥之事。
皇帝也是心头一宽,笑看了濮阳一眼,慈爱道:“也是你平时行事总是心存善意。”又吩咐丞相,“便照此办,声势大些,做得自然些。”
丞相应是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