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贫。
张帆这种强制迁徙的举动,等于让他们从环境优越的大都市,搬到了地处偏远的小山村,这群人能乐意才怪。
不过形势比人强,如果是一般的流民,或许不会轻易屈服,没准儿还得来个暴动起义之类的……
但是这帮流民都是黄巾叛贼,按照大汉律法当斩首。况且在这么多年的官府镇压下,他们的尊严和脾气早就被消磨殆尽,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怕是对于这种类似发配一般的遭遇,也并没有没什么太多的怨言。
其实长江流域真的有这么不适宜居住吗?
其实不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
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
其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
为什么黄河流域早期一度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呢?
其实在铁器未大规模使用以前,黄河流域的土壤更易于刀耕火种,所谓刀耕指木具、石刀或类似青铜的金属类器具。
黄河流域的土质以粉土、粉砂土为主,非常松软;而长江流域的土质则以粘土为主,粘土致密,难开垦,没有铁器是难以大规模开发的。
然而时过境迁,技术一直在进步,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
农耕技术已经大幅度跨进,所以说现在开发长江流域,时机已然趋于成熟,此举必将给张帆带来超乎寻常的丰厚回报。
张帆为什么一定要费力的开垦长江流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图利用迁徙流民,大力推动屯田制,以此来淡化江东“氏族门阀”的力量。
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其后自东汉、西晋、南北朝……各朝各代统治者,譬如曹操、刘裕等,都通过各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击那些氏族门阀,如建立国学馆、编写氏族志时把各大姓地位都降下一等、科举制等等。
江东相对于中原来说属于贫瘠之地,本地的”氏族门阀“不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要逊色一大截,选择南方难度更小,操作起来更便利,这才是张帆从兖州迁到扬州的最主要因素。
张帆作为一个有野心和抱负的人,岂能容许他人共享这份权柄?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削弱氏族门阀的力量,迁徙流民推动屯田制只是大计划的第一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