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平俗的生活在照顾他的过程中迅速流失而又让人心满意足。
转眼间蓁儿已经满了一岁,会走了,还会依依呀呀地开口说话了。孩子的成长意味着大人的老去,现在已经是康熙五十一年的秋天,本应该是准备着秋巡,巡幸蒙古的忙乱时刻,胤禛却在家中休息,天天和蓁儿玩耍在一起,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这一日,胤禛抱着睡着了的蓁儿回到苏溶溶小院,苏溶溶见父女俩满脸又是泥又是土,不禁皱眉道:“王爷,您也太宠蓁儿了!昨儿个蓁儿还把弘历给打了,前天的时候蓁儿还将福晋赐给的如意柄给摔成了三段,不知道还能不能接上。”
苏溶溶絮絮叨叨地数落,胤禛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他稳稳将蓁儿放在榻上,替她盖好被子。蓁儿睡得迷迷糊糊之间,还结结巴巴喊了句:“阿玛抱抱,阿玛抱抱……”。
胤禛满脸宠爱地吻了吻蓁儿的额头,这才看向苏溶溶。她本来清瘦,有了孩子后,渐渐胖了一点儿,看起来也不再是可怜兮兮的一把骨头,而是增添了一种健康红润的俏丽。胤禛笑看着她,满不在乎地说道:“女儿就是要宠着养。现在你怪我宠爱,岂不知你阿玛小时候比我现在更甚呢。”
苏溶溶一愣,脸上的表情顿时黯淡了下来。胤禛也知自己说的唐突了,连忙找吧:“最近西山的叶子都红了,咱们去圆明园住一阵子吧。”
苏溶溶想了想问道:“我听说朝中现在事儿挺多的,怎么王爷您却每日闲在家中?”
胤禛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他看向屋外,低声说道:“世间的事十有**都是庸人自扰,我自认不是庸人。自然不会去趟那些浑水。”
苏溶溶一愣,连忙问道:“难不成又是为了太子?那八爷他……”话还没说完,苏溶溶赶紧住了口,偷眼看向胤禛。
胤禛依旧看着远处,神色复杂莫测,他停了一会儿,低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他想置身事外,怕是也难从人愿。”说着,胤禛站起身,只说道:“我去看看弘历”便大步走出了屋子。
苏溶溶愣在屋中。目光随着胤禛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一片模糊。
……
秋风渐渐凉了,胤禩拿着本书站在书房窗前。看着眼前金灿灿的银杏叶子被秋风飘飘荡荡地扫下。胤禩瘦了很多,去年冬天良妃薨逝,他伤心欲绝,害了一场大病,足足在家躺了小半年。现在虽然病好了。但心中的伤还在。此刻的他将清瘦的身体藏在一件宽大的青色长袍中,孤独寂寥、无生无趣地站着,神情带着梦幻一般的迷惑和空洞。
八福晋在一旁看着,幽幽叹了口气。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应该就是看着心爱的人一时一刻都不开心吧,这几年她和胤禩交流的虽然少了,但心里对他的理解似乎深了。以前她总是不明白胤禩这么优秀的男子能有什么烦心事。可是现在她觉得对于一个才华出众如他的皇子来说,孤独注定是他最深刻的陪伴,他要时时处处将自己至于众人的眼中口中。就连自己母亲离世也不能显得过于悲痛。
因为清瘦,胤禩的脸颊更显得棱角分明,他很像他那位娇美温柔的母亲,眉眼间天生带着能让人如沐春风的亲切随和,他的眸色很深。黑漆漆的,本是如星辉般莹亮的眸子。却仿佛总是沉在古井中,无论如何的激动暗涌,表面都沉静的了无声息。
一阵秋风过来,八福晋见他正站在窗口着风的地方,便赶紧走了过去,将搭在衣架上的袍子给他披在肩上。胤禩转头对着八福晋笑了笑:“你来了。”
虽是笑容,但看不出任何喜悦。八福晋早已习惯了他这种温柔却冰冷的客气:“爷,我想去一趟西山。”
胤禩疑惑:“去西山做什么?”
八福晋轻幽幽地叹了口气:“您忘了,果儿三岁了,也该去还愿了。”
……
十月初八,西山大觉寺。
胤禩在前慢慢走着,山中清冷,温度要比城里低一些。八福晋和张婉儿还有弘旺在庙中磕头跪拜,他总觉得那烟火着实呛人,便走到了寺庙后院,去看那玉兰。
西山大觉寺的玉兰京城闻名,也许是沐了佛音,开华的时候显得格外冷冽冷寂,带着山中世外的味道。刚走到玉兰树下,胤禩便听见不远处突然传来孩童的哭声。
肯定是孩子顽皮摔倒了,他心中一愣,下意识便循着哭声走过去。只见不远处的小径上,一个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