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还是各自给朕呈了两份折子,有这两份呈报,大清后院安矣!”
说着,康熙看向胤禩:“老八,你说说你奏报折子,此刻在这儿的这些人,都是朝廷股肱,其中大部分又从扈随行,正好可以决断一番。”
胤禩不知是兴奋,还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此时他脸颊微红,几步从桌边跨出来,先是对着康熙一拜,然后朗声说道:“胤禩巡游草原以漠西、漠北为主。巡游途中,发现蒙古部落风气刚劲,习于战斗,不肯轻服于人,尤其漠北部落,长期对战罗刹侵扰,战牧合一,民风彪悍,若能用之防备朔方,不失为我大清坚固的屏藩。”
康熙点头,在座大臣也不住颔首。
胤禩继续说道:“现在,我大清对蒙古各部恩威并施,以仁感化,但胤禩巡游之中发现,圣恩固然绵长厚泽,但多被部落旗主掩用,所以牧人兵士只知旗主,不知大清圣上。是以若要泽被庶民,必开渠通道,令浩荡皇恩直达部落直通牧人。由此,胤禩提出三个通渠之道,一为增加旗部,分旗主之权;二为旗上设盟,朝廷设置理藩院节制盟旗各部;所谓政令一则人心一,这第三就是建章立制,将我《大清律》推行蒙古诸部,令牧民兵士知恩典并非旗主赏赐,乃遵令守德之故,如此方能记住恩泽赏罚皆出于大清。”
胤禩说完,挺身垂臂而立,双目炯炯有神,神采飞扬恣肆,气质风采更加令人钦慕。
周围安静了半天,突然张英站起来,忍不住拍掌叫好:“八贝勒爷高人高见,三条通渠之道环环相扣,看似章制之变,实则条条切中要害,真乃微妙之处见真章啊!”
见张英率先表态,众大臣立刻附和一团。其实倒不是他们毫无见地只知道单纯附和,实在是因为胤禩这三条治蒙之道提的精妙。
就在此时,苏克察起身道:“奴才向问八爷一个问题。分旗设蒙,各旗主可会同意?还有蒙古部族向来有自己的律法,若是推行《大清律》,部族汗王可会毫无异议?”
苏克察问得虽然直白,但也是正题要害。
胤禩淡然笑道:“分旗设盟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正是现在被置于旗主之下的扎台,朝廷分旗,是抬举了扎台的地位,若是旗主反对,那扎台恨得便是旗主,而那些扎台手中握着兵权,旗主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不会贸然与扎台为敌,所以分旗之事不用担忧。再说设盟,设盟抬举的是大旗主,也就是各部族的郡王、贝勒,与分旗一样,汗王就算不情愿,也得同意,而且盟旗归中央理藩院辖制,每盟参照关内州府县衙设置,更能将朝廷管制深入草原腹地。”
说到这儿,胤禩对着苏克察笑道:“至于推行《大清律》汗王必定有异议,可是与异议相比,我倒认为,他们更在意朝廷的安抚与赏赐。草原各部族之间争斗不断,为得不过是名号与封赏,现在漠南科尔沁独大,内喀尔喀和漠西部族已然默认了科尔沁汗的地位,我们推行分旗会盟,推《大清律》正是一视同仁的表现,实则是给内喀尔喀和漠西部族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两个部族定然欢迎。如此以来,科尔沁汗就算有意见,也得哑声不做,朝廷暗中给他些封赏,也算是安抚了。”
胤禩说完,沉着肃立。
康熙想了会儿,哈哈笑道:“胤禩能有如此见底,已然不俗。至于治蒙之策还需从长计议。”
太子爷脸色有些不好看,这段话虽然没有夸赞之词,但对于向来严厉的康熙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在褒奖。众人也都听出了话头,纷纷向胤禩投去赞叹的目光。胤禩嘴边依旧带着平淡的微笑,对着康熙再拜之后,回到座位。
此时天色已晚,康熙放下银筷,起身道:“朕有些乏了,你们继续便好。”
说完,康熙转身离去。众人也都站起恭送,直到不见了康熙身影,太子爷才开口道:“刚才尽顾着说话,诸位爱卿也没吃好喝好,现在万岁爷已经回宫,大家不必再拘束。”
太子说着,端起酒杯就向胤禩走去,笑道:“老八,你这巡游大有收获,我代皇阿玛敬你一杯。”
胤禩已然站起了身,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见太子带头,在坐的王公大臣都站起身,端着酒杯上前祝贺。胤禩来者不拒,一一笑着饮尽。
苏溶溶看他一杯又一杯地仰头就喝,心中着实为他伤口担忧。刚才包扎时,那狰狞的血窟窿,还未愈合的口子又触目惊心地出现在眼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