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愧对家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临时住宿的地方,是在市区里,条件还可以,但是最多的也就是夫妻房,一张大床。陈进黎早下班的话,父母就让他睡床上,自己打地铺。如果回来晚了,就给陈进黎铺好了地铺。

    后来,陈进黎才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尽管父母始终没有和他说明过。

    父母其实是可以住在任何一个亲戚家里的。爷爷有七个子女,除了陈进黎现在住的郊区房,哪家都可以住。但父母亲却宁肯住条件简陋的招待所......那是因为陈进黎曾经犯下的错啊!姜炜的事,父母没有多提,是因为陈进黎始终是他们的宝贝儿子。可是他们自己呢?同时也是爷爷的宝贝儿子、儿媳啊!对他们的父母犯下了相当严重的过错,又怎样,能让他们自己在自己的兄弟姐妹面前抬起头来呢?......这,都是陈进黎因为相信所谓的‘朋友’一手犯下的过错啊!

    天难容之!(多年之后,他后悔,可是这个过错,是他用一辈子也无法弥补的,无法还给父母的-----他竟然使得自己的父母在家族里再也抬不起头......)(苍天!即使他成为一代‘失恋之王’,那也是他自己的报应!他悔、但是悔又有何用?错,就是错!这一辈子,他注定愧对父母,愧对长辈,愧对家人!)

    ......

    (家族兴盛,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人丁兴旺。其次,亲戚之间互相提携,有混得好的,混出了名堂的,就互相帮忙其他人。这样一来,家族才会壮大,才会在某一个地区站稳脚跟展。)

    离开s市,陈进黎的父母又去了杭州。有大阿姨在杭州西湖边上,但是陈进黎的父母是在边疆工作的,很难得有机会去一趟玩,说是去接姐姐,顺便的也去杭州玩上一圈。可惜的是陈进黎因为工作原因请不出假期,只好在s市等父母接姐姐回来。

    陈父陈母还在抱着他们自己的想法,以为陈莺飞会听他们的话,听从他们的安排,在s市找工作安顿下来。毕竟,他们的选择看来是最好的。而且,求一下陈莺飞的叔伯姑妈,没有道理连安排个工作这么小的事情也解决不了的!

    陈父有六个兄弟姐妹,有四家在s市是相当有实力的。

    大伯在市里的一家家具公司,因为是15岁就进厂在厂里的资历最高,现在已经爬到了公司里相当高的级别。

    大姑父在某个有名气的大学当教授,只不过是因为名气太大,当时还不允许自费生所以陈莺飞没有在s市姑父任教的大学读书。姑父虽然是个教书先生,但是社会关系相当的广泛,托几个人,走走后门的,把陈莺飞塞进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大姑妈和小姑妈都是在医疗系统,大医院里做护士长的,医疗系统是安排不了,可是她们的社交网也相当的大,没有人说动手术的时候不去找医院里的熟人的,她们真要帮忙的话,也很少有人会拒绝的。

    大叔叔是当兵复员回来的,混了好几年没混到什么高级别回来。因为他在部队里是文职,级别是要打折扣的。但是复员回来还算可以,是好一个系统好几家厂的总书记。安排个把人更是没问题。

    外公这家就有点搞笑了。

    外婆是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的,外公又续了弦,找了个后外婆。不巧的是,外公在陈进黎十岁那年也死了。母亲的两个妹妹,大小阿姨,都是后外婆所生。本来就不是很亲的了。当时的舆论也很厉害的。可是到了前几年,连小妈妈将近二十岁的小阿姨也成婚了之后。后外婆居然又嫁人了,找了个后外公。这下这一家子人家可就热闹了:后外公,后外婆,同父异母的小阿姨,这样的关系,咳,全都乱了!陈莺飞找工作的事情,自然也就麻烦不到他们的头上。就算是问了,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真心的去帮。别和陈进黎小姑妈的干姐姐一样,在临考大学的时候坑上他一下就好!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有了一次教训,陈进黎是怕了。父母是怎样想的他不知道。不过母亲很少去外婆家,还在最后离开s市的时候,再三的叮嘱陈进黎:以后一旦有什么事情需要长辈们帮忙的话,去找大伯就行了,不要去找外婆家。

    陈家的家谱,可以上溯到五六百年前。陈家始终是在s市的。五六百年间,s市由一个小乡村成长为一个国际都市,人口由上千人成长到千多万的固定人口,不知道多少的流动人口。到了现在,s市真正的本地人已经很难再找得到了,家谱都丢了呗。唯一的好处,就是在那个清查各家各户家庭成分的年代,因为陈家的家谱丢失,因为陈进黎的爷爷奶奶已经进了工厂,陈家倒是相当的安全。

    五六百年间,陈家也起起落落过几次。只是没有大红大紫,更没有成为众矢之的。按说陈家这样,在s市展的过程中,看准了时间租地、租房子给人家,就可以有相当的收入。(因为s市在这四五百年间,人口剧增,升得最快的就是低价了,坐地收成是最好的最简单的财方式。s市有不少真正的农民,就在一夜间成了几百万户。1996年在种地,2oo8年连收入也没有了,可是有两套价值百万的房子。有时候陈进黎也弄不懂他们,为什么不卖了房子去外地,或者是相临的省份,在小镇上买套2o万的房子,舒舒服服的过上一辈子呢?人啊!又见两个乡下来打工的,省着用,说是给儿子盖房子,讨老婆,过日子。也真的想不通。一个孩子,带大了,供他上学了,工作了。结婚的时候支援他一点就可以了,何必事事为他计划得好好的?然后......自己到老了,看见自己的银行存折上多了几个零,很高兴!可是自己呢?就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啥都没有享受到,好象感觉还自己这辈子过得还很心安的......可悲啊!)

    但是陈家因为利益关系,以及家族中人心不齐,还有一些意外的变数,使得陈家在5oo年间,始终是没有真正的展起来!

    清代末年,陈家出了一任县官,下任后家里也有人当过小官,在s市(当时是县)拥有了三四百亩地。可是按照习俗,有钱的就自然要讨上好几个老婆才行,这位先人就有五房,到陈进黎爷爷的时候,还能分得清谁是‘几房’的。陈进黎的爷爷是四房的,当年他的爷爷就没有分到过多少好处,即使是建婚房,也是不允许高过大房里的。

    再因为战乱,陈家的人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有去了香港的,也有失去了联系的。

    但在解放后,号召大家多生。因为多年的战乱,陈家也没剩下多少人了。陈进黎的爷爷就生了7个。奶奶也是因为生产太辛苦,六十岁就走了。

    到了陈进黎上班的时候,陈家的七个,除了小叔叔当时出息不是太大,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家具公司的副董事长,一个知名大学的副校长,一个电子集团的总书记,两所大牌医院的护士长,在进出口检疫、港务上也有人,还有一个姑父的父亲在美国开了间小公司、甚至和某个相当牛x的**世交。第三代里,又出了一个开服装厂的,一个银行业总经理级别的。

    如果这个时候,谁懂得利用关系,几年的时间,陈家就很有可能在s市雄霸一方。

    可是没有人去用。

    爷爷是到93岁的时候才作古的,第二代相当的好。

    可是第三代就没有能够团结起来。终于还是住得很散,没能握成团。各顾各,最终还是衰败了。

    再由于姜炜的事情生,本来陈进黎是可以钻空子利用关系一举成名的,可现在他就不能再去求亲戚了。只有自己靠自己,自己混!

    有次和第三代混得最好的,也就是陈进黎的堂兄说:“你卖奶茶?挺好啊!开个两年,开连锁,然后成立公司。做两年就可以上市了,前景很美好啊!”

    陈进黎唯有晕倒......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