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牛冲出口,又是一条也阔不了多少的冲,叫牛栏冲。其实名不副实,里面的那两条“牛”这么大,而这“栏”又有多大呢?显然是牛大拦小,关不住,拦一拦而已。双牛冲的每一座峰都雄伟壮观,而且森林茂密,这牛栏冲呢,两面各是由碣色的,不高的,园顶的石头小山串成的小山脉,逶迤而下,前宽后窄,倒像是双牛冲前面安装的一个小喇叭。小喇叭里容纳了一个生产队的三十多户人家。
这两户人家最靠近大山,两座一字排开的平房,像喇叭底部安装的两个螺丝钉。要不是两屋的中间有一条土埂从屋后的山边起脉,穿过房子再穿过地坪把这两座房屋强行分开,就可以看成是一户人家。这土埂不到两米高,一直伸到前面一口大的池塘,像是山的一条手臂伸到池塘里来偷鱼。土埂上面长满了那种小小的竹子和一些茅草。眼光从这边漏过去,那边的景物破破碎碎。
双牛冲水库堤坝上一年四季挂着的那一幅水帘,由一条渠道引导,流入这两户人家前面的水塘里,再在这水塘的堤坝上挂起一幅水帘。
有可能是这个屋场的地气与风水,两户人家在一年内,不,是同年的同月内,生了两个胖娃娃,一个是农历的初一,一个是本月的三十日。初一的是个男孩,三十日的是个女孩。
虽然生产队的每一个劳动日的工值只有二毛八分钱,但毕竟还是多劳多得,男孩的父亲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多争工分,取名多劳。女孩的母亲见一个女教师长得很漂亮,腰很细,她想可能正因为那个老师的腰很细,所以才教书。什么的腰才很细呢?柳树!上面的头发飘飘洒洒,稍微发点风,就特别的生动,就叫柳树?不,是个女孩子,柳树名字太粗,就叫柳枝。
金龟似箭,玉兔如梭,随便两年过去。多劳和柳枝都两岁了。大人们都到生产队的田里出工去了,你哭也没人理你,笑也也没人知道,两个孩子在各自的家里都很寂寞、无聊。张蹇知道通西域,郑和晓得下西洋,这多劳有一天冒险去爬那土埂了。他竟知道选择一个竹儿稀点的地方,对这巍巍的,不可一世的土埂开始了艰难的攀爬。其实他也不知道从这里爬过去就是柳枝家里,平日都是由爸爸或妈妈抱着绕塘堤一周到她家里去的。现在他爬上去也不是为了去搞外交工作,他的要爬上去,是要看看那上面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好玩的,妈妈经常说猫儿把刚才那块糖或其它什么叼到土埂那上面去了。
终于,他登上了巅峰。上面还有一条平平的脊,要不是那些竹子和茅草,他可以在这里睡一觉。他兴奋极了,站在这竹林里放眼一望,啊!原来这边就是她的家里啦,她正在地坪里啦!他对着她尖叫起来,这是他向她发出信号,也等于大人们的“同志,你好啦!”
她摇摇晃晃地将身子转了几个圈,这有点熟悉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呢?她甚至望了望天空。可是只要她不动了,那声音就出现。她望见了,他在那土埂上的竹子里面,他两只手像鸡翅膀一样地扑着,还向她招手呢。
她一路小跑过去,毫不犹豫,扑在土埂上,开始向上爬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坡陡,又有苔,滑滑的,有草,更滑滑的,还有茅,遮住眼睛。倒是那些小竹子,虽然是个障碍,却也是个可抓着它用力往上爬的东西。就像电影上的贼,在一处斜面上插几颗钉子就可以爬上去,不过,此时的柳枝爬得比那贼还要艰难,她像一只要爬上岸的青蛙一样扑腾着。多劳呢,站在那里只是在扑他的鸡翅膀,一方面他在暗地帮她鼓劲,一方面他希望她爬不上来。我费了这么大劲的事,你也做得到吗?她做到了,爬上来了,包括嘴里,全身泥土。其实,他比她沾的泥土并不会少,而且他虽然比她大一个月,个头也不会比她高,可能比她还要矮一点。
恐怕比我们登上了珠珠穆朗玛峰还要兴奋,这个地方对于他们太新鲜了。拔地而起如此之高,他们第一次站这么高往下看,一切都踩在他们脚下了,下面的地坪变小了,池塘也变小了,特别是地坪里那几只鸡,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再看看远处的田野也有点近了。透过竹林看着一切,世界变了!风吹过来,竹子在他们头顶上东摇西摆,沙沙作响。他们抓住这根竹子摇一摇,抓住那根竹子摇一摇……
从此,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一日三,三日九,这里被他们的身体磨出一条线来。大人们帮他们挖去一些竹子,整了整,这绿色的长城就出现了一条裂缝,像被拦腰斩了一刀,也像箍上了一道碣色的箍。
大人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