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一段落,但是,法国已经同意我们派出第三批十五万人的远征军,同时希望与我国商谈第四批远征军的组建和派出问题,我想这仍然需要国务院加以配合。”
对张一麟的看法,李子诚点了点头,只是说了声:
“嗯,一如既往的,我们必须要全力配合。”
在说出这番话时,李子诚的脸色显得有些不太自然,终于,需要面前的事情终于需要去真正面对了,想着需要面对的事物,李子诚用食指轻点着靠背椅的扶手,随后说道。
“好了,现在,我们需要把问题转回来!”
一句话,换来的却是办公室内的一阵沉默,当章炳麟、张一麟两人沉默下来的时候,李四勤则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带来的消息,所以,才会有了现在这场四人会议,他的那个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里的静寂。
“过去,正是因为远征军派出,所以国人都把视线投向远征军,对总统府来说,他们之所以收敛手脚,就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他们需要和我们协调一至,第一批,江苏派出三个师,第二批,江苏派了一个师,第三批,江苏有五个师,第四批,江苏是四个师……”
接连说出这些话语后,李子诚无奈的苦笑一下,最后他却是苦笑不语了。之所以苦笑,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当初之所以答应袁世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赌的是历史,可偏偏历史发生了变化,不仅仅只是历史的发展,甚至还包括袁世凯的身体。
原本在历史上,袁世凯应该在两个月后死亡,可是现在,袁世凯却全不见病重的模样,袁世凯不死,意味着他有充足的时间借参战“收拾”江苏陆军,参战将会打出一支国家军队,这是现在举国皆知的事实,军队不再是某人某人的私军,随着远征军的大量派出,派系、地方的军事力量被一步步的瓦解了,随着编制的打乱,又使得其派系、地方色彩被进一步削弱。中央掌握着军队的军官和兵员补充,并借此确立了中央对远征军的控制。
原本这应该是李子诚借助袁世凯之威达成的收军队为已用,建立国家军的目标,可是现在,却要落得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这不能不让他以苦笑相对,甚至没有任何办法,原因非常简单,他是第一个出面支持的,为了大局。同样也是为了苦心构建多年的名声,都不容许他现在出面反对。
“到年底,江苏陆军也就派完了。”
章炳麟倒是说了一句实话。
远征军派的越多,江苏陆军就会越来越远,尤其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大量中央补充军官、士兵进入部队,其结果必然是江苏色彩,准确的来说是“国务院色彩”越来越淡。袁世凯对江苏陆军的掌控也就越来越强,到了那时,对于没有了牙齿的国务院,袁世凯也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一但袁世凯肆无忌惮了,他会做什么?或许别人猜不出来,但出于对其的了解。章炳麟还是能猜出一些,只怕到那时,总理……心想着,他朝着总理看去,这位总理什么地方都好。就是私心太少了,若不然,可想着,他却还是苦笑了一下,若是他的私心和别人一样重,恐怕也没有他的今天。
“唯天下至诚能胜天下至伪。唯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曾国藩的信条同样也是眼前这位总理的信条,可……
“总理。”
再一次打破沉默后,章炳麟开始在心下仔细斟酌着自己的言辞。
“现在,咱们恐怕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说着,章炳麟站起身来,绕过办公桌走到挂着一副中国分省地图的墙边,站在地图边,他的手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省份说道。
“现在。通过一年的努力,咱们控制了全国十五个省的省议会,在七个省通过协调地方政治力量,占有一定优势,所以,在全国,于政治上,咱们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作为国会参议院议长,章炳麟自然更强调政治,在总理认真听取时他一边指着地图上的这些地区,一边说道。
“而现在,我们必须要在有人试图打破国内的政治平衡局面时,把新的事物引入到中国政治之中!”
转过身去,章炳麟再一次走到总理的办公桌前,看着坐在那的总理说道。
“宪法!”
肯定的道出两字之后,章炳麟又一次强调道。
“我们必须要立即举行全国性的制宪会议,不惜一切代价的推动宪法的制定!”
听着章炳麟的建议,李子诚却是沉默了,在沉默片刻之后,他站起来来,然后走到直连着天花板的弧形落地长窗跟前,他有这种边踱步边思考的习惯,而且思考时,他往往会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思索着。
事实上,如果有人大街上观察的话,人们实际上看不到隐藏的小楼背面的椭圆形办公室,但由如果从数百米之外的一些较高的建筑上,却是可以看到这个窗户,因此这些窗户上早就装上了厚达十数厘米的防弹玻璃,以防狙击手试图进行远距离射击,而因为工艺的关系,这防弹玻璃并不是纯色的,所以当他走到窗户跟前时,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蓝绿色光线使他已经的脸上显得格外有些发青,甚至有些难看。
“宪法!”
喃语着这两个词,李子诚的脑海中想起去年自己着力推动那个由国会以及各省代表参加的制宪会议的无果而终,尽管制宪会议受到袁世凯的口头支持,可是,最终却因为地方的反对,甚至连召开都未召开,只是放了一个风声,便宣告流产了。
现在,对于制宪会议袁世凯依然是口头上的支持,可也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通过一年多府院政治,府方的那些人早就从外国顾问那里获知,国务院之所以全力推动宪法,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中国需要,二是国务院需要,一但宪法制定,那么袁世凯试图挑战的将是受全国各省批准的宪法,其阻力将远超出他的想象,或许宪法可以制衡地方各省,但对中央同样也是钳制,一开始袁世凯没想明白,现在其岂会不明白,这明白这一切后,又岂会向初时那样支持?
没有了袁世凯的支持,制宪会议……
思索着,李子诚却是知道章炳麟的意思,他的意思是通过地方包围中央,进而迫使中央在制宪问题上做出让步,准确的来说是以势逼袁,如果全国有一片的省份通过某一部宪法,那么,……可,没有全国各方人士共同参与商讨、制定的宪法,那部宪法合法吗?有约束力吗?
就在这时,李四勤却在旁边轻言一声。
“总理,也许并不一定需要地方各省通过共同宪法,可以考虑由各省通过各省的省宪!以省宪制省,进而谋求国宪制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