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果然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这是除了沮授外第一次,召唤被带出世的人自行来投武王府,先不管黄歇有没有才,这已令赵明欣喜不已。
众人散去之后,赵明一一接见了这三波人才,第一个便是黄歇。
黄歇:统御71、武力5、智力9、政治95、魅力90、年龄9、身份:黄忠族弟。
治政大才啊,赵明心喜不已,使黄歇暂领府中文吏,如今武王府正是扩张之时,文吏缺口极大,先在府中留用混混资历,再做他用。
随后又接见了孟宗政,寒暄一番之后,话题到了孟宗政的几个儿子身上,孟宗政又大胆举荐了四个儿子与义子李庭芝,赵明假意召来孟家兄弟考察了一番,当即下令孟宗政为陇西新城襄武县尉,新征五千人马为襄武郡兵;长子孟璟去临洮王进手下为副将;最有才的次子孟珙至天水都尉杨延昭麾下;三子孟璋派到了汉中阳平关岳胜麾下;四子孟瑛则准备随武王府迁到汉中南郑为南郑县尉,至于李庭芝,暂在府中任文吏。
这样安排先让孟家父子混几个月资历,等饿虎军重建之时各地抽调大将,孟家父子再上位,充分利用他们父子擅守的特性。
最后再见了见张叔夜父子,到了用饭之时,请他父子一起用饭,刷了刷他父子的忠诚度。张叔夜替包拯为襄武县令,包拯卸任之后至汉中南郑为南郑县令兼武王府贼曹。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调入御林军在黄忠、杨士翰手下任副将。
诸事安排完毕,赵明又去见了马太妃,王府迁往汉中之事必须先给母妃打个招呼,马太妃可是在陇西住了十几年了,赵明对陇西有感情,马王妃感情更深。
马王妃一听又要迁府,也理解府中众人的用心,只是她有些不想离开陇西,况且她去汉中也没什么意义,又帮不了儿子什么忙,不如留在陇西好生训练女营,难以后还可以上上战场,与异族厮杀一番,也不负她一身武艺。
赵明在府中对马太妃颇为依恋,虽府中英才无数,但老妈是唯一一个可以给他亲情感觉的人。这使他如何放心让母妃一个人孤零零在陇西,更何况他这一去汉中,四方征伐,还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陇西一趟,这份亲情不可割舍。
“母妃单独留在陇西,孩儿如何放心得下?况且此去汉中,不得几年之后便要攻伐襄阳、洛阳二地,母妃难道不想亲手带兵为父王报仇吗?”
赵明早就知道自己母妃的兵“瘾”比较大,一心想带兵在疆场厮杀,倒不是为了权利,就是有这个“瘾”,一心想带带兵、打打战,不负一身武艺。
母妃是自己最亲的人,将来在对手不强的情况下,满足一下自己母妃的心愿也无可厚非。况且王兰英、佘赛花这些女将他都启用了,让母妃带兵打仗什么完全可以。他深知这位母妃并无心计,不可能来争夺权利,没什么后患可言。
至于天下人的看法,爱怎么看怎么看,要骂就骂吧,老子一个武王,行的就是霸道之策,用女将怎么了?一句话,不服来战,武王府三大女将,马太妃、佘赛花、王兰英,要单挑还是要群殴?
赵明一番话的马太妃有些心动,她当然想亲手为丈夫报仇,这接近十年的恨意无处可泄,只要一拿起武器便无时无刻不想手刃仇人。
赵明见母妃有些意动,连忙添油加醋道:“此番迁府,母妃麾下的女营自然是要一起迁往汉中的,孩儿大军常年在外,除了母妃还有何人能帮孩儿守住王府这份基业的?”
话到这个份上,马太妃也头道:“既如此,为娘便与你守住这份基业,我儿乃做大事之人,将来只管在外征战便是,王府有为娘在,可保无虞。”
赵明大喜,与母妃又了会儿话,才告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