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颁布命令之后.随即命令孙孝哲带五万大军为前驱.前往淘河前线.做好准备.防备唐朝带兵强渡黄河.威胁洛阳.
实在话.这也是安禄山最大的隐忧.他现在对于龟缩在潼关的哥舒瀚并沒有太大的担忧.毕竟这人的战力他是清楚的.
在就任范阳、卢龙、河东节度使这么几年.他可说是对这些唐朝的将领摸了个透.哥舒瀚胆小.不过本身就是个莽夫;封常清则是狐狸性格.做事犹豫.不是当将领的料.相比而言.他觉得威胁最大的是高仙芝.这人本身武功强悍不说.行军打仗.更是有独到之处.这就是他为什么派崔佑乾和田乾真这两名得力大将合击他的缘故.
在自己的重重包围之下.高仙芝知道自己手下的那不足十万的人马无法与自己抗衡.最终选择了退却.东下灵武与太子李亨会合.
现在的形势是.黄河北岸全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哥舒瀚虽然勇猛.但攻打下來.也只是时间的问題.
……
此时的安禄山.并沒有带大军远离.他知道得很清楚.一旦三日之内攻打不下潼关.以史思明的性格.则一定不会束手就擒.为了防止他搞兵变.自己必须就在这可控的范围内监视着他攻打潼关.一旦这小子有丝毫的反叛之意.则立即剿灭.
这支军队虽然是史思明统帅.但是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大部分都不是他的嫡系.一旦史思明想搞叛乱.只要自己一现身.史思明肯定不成.
当然.数十年的交情.也使他不能完全的相信高尚和严庄的话.不过以防万一.他还是决定亲眼看看史思明这一次是怎样进攻潼关的.
……
灵武军中.中军帐.
太子李亨坐在帅椅上.脸色之中很有点得意的味道.
他也不明白自己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就这么龟缩在城里.却有无数的唐朝旧将前來投靠.最先來投靠他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然后是鱼朝恩.再后來又是高仙芝.再后來则是卜固怀恩、王思礼.最后是封常清.这些大将來的时候.无不带着丰足的钱粮兵马.有的数万人.有的几千人.加上这段时间郭子仪等人出去抓壮丁、强征入伍的人.加上潼关的那十万守军.算起來他现在的兵力.足足有四十万之众.这不仅和唐朝的军队数量相当.而且和安禄山的军队数量.也是差相仿佛.似乎足可以应付安禄山的进攻.
这段时间孙孝哲部经常在灵武挑战.
刚刚开始的时候.郭子仪、李光弼雄心勃勃.带兵出城作战.但不幸的是.连续的几场厮杀.最终都以郭、李的失败告终.
原因再简单不过了.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都是大将之才.武功更是高到化境的初期.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战场上的交手.却不是一两个化境高手能解决问題的.靠的是团队的作战能力.孙孝哲是安禄山的大将.武功比郭李两人都要稍逊.但是一旦对决.却往往一败涂地.死伤无数.
好几次的交战.要不是郭子仪、李光弼死战殿后.恐怕灵武早就被攻下來多次了.
战斗力.训练有素的精兵.哪里是说有就有的.安禄山为了叛乱.早就秘密的训练士卒.尤其是孙部.更是骁勇无比.自从进兵中原以來.还从來沒有失败过一次.
不过.就算是这样.安禄山对孙孝哲也不是太满意.这小子带着他可以称为最精锐的的部队.屡次进攻灵武都是功败垂成.可算是丢脸.
但是高尚的一番话打消了安禄山集结部队强攻下灵武的打算.他的话是这样说的:“陛下.您带最精锐之兵进攻灵武.估计李亨肯定是守不住的.到时候.他自然是学他老子.跑到那些深山老林之中.和陛下您捉迷藏.这样一來.就失去了将李亨一举全歼灭的机会.若是卤莽的攻下灵武.恐怕这场仗要打很多年.一旦迁延日月.有什么变数我说不准.不过肯定是便宜了在长安的唐朝.到时候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陛下您不愿意看到的.”
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安禄山随即带领大军清查府库.到处拉壮丁.训练兵马以应付來自于唐朝和李家的势力.
当时的杜甫.正好在石壕村.见到官兵到处拉丁拉夫的情况.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最出名当数《石壕吏》.
这样一來.蜀中李隆基的势力逐渐削弱.大部分的将领都选择了投奔他儿子李亨.其实.自从盛王李绮死在史思明的手中.唐朝未來的皇帝.不管是大臣还是众多的将士.都觉得非太子李亨莫属.看看李隆基年纪老迈.又断了一臂.更是坚定了许多将领和大臣的心愿.为唐朝早日另立国主.
这暂且抛开.要说的是现在的安禄山.本身有四十万训练有素的大军不说.现在更是将军队的数量扩张了一倍.足足八十万.俯视天下.
这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