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思县,坐落在桂西西南部,是风景绮丽的十万大山北麓,自古就是百越之地,民俗文化甚多,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
而这类山区,隐藏的历史之谜也非常值得探寻一二。
官皇屯,近期建筑队施工之时意外挖掘出了由石灰石、粗砂、糯米等混制的“三合土”棺椁。先期进行考察的则是本地的文物管理所,当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所长赵大海立马赶到了事发地点,此刻正值周末,上级部门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与市区文化局的专家都无法联系到,不得已赵大海联系了平时表现不错的沈文信。
二十五岁的他,在文管所工作了一年有余,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是历史,为人踏实、做事细致,深得赵大海的器重。
文管所属于事业编制单位,专业性要求比较强,相交其他的工作人员,赵大海更青睐于历史知识丰富的沈文信。
“喂,是小沈吗?我是赵所长,官皇屯出土了巨石棺椁,你陪我去现场勘探下情况。”赵大海四十多岁,在商思县工作了十多岁,这里的一些古代的墓穴还是比较多的,可惜的是却是盗墓贼光临最多的区域,基本上年代久远的墓穴都被挖空了,文物损失的程度极大,不过近期出土了不少民俗文物,倒是让商思县的文管所忙碌了不少。
可是在商思十多年了,赵大海都没见识过所谓的巨棺椁。本能的赵大海觉得这是一次机遇,其辖区有国宝出土,那么上级对本地的文物保护就会加强,下拨的资金力度就会加大,搞不好会设置重点的文物保护区呢?
反正不论如何,首先要先到现场查探下具体情况,再上报专家教授鉴定。
“好,赵所长,我马上就到!”沈文信的家并不在商思,之所以来这里,一来商思县刚好在去年有招聘名额,而待遇是参照公务员,属于事业编制单位,前途还是比较光明的,而且一直以来沈文信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极其感兴趣,这个工作就是保护、清理映射古代文明的文物,在这一年期间,沈文信大致了解了古代称为百越地区的一些历史文明。
通过民俗的服饰、农具、器物等,沈文信受益良多,听说了有巨棺椁出土,沈文信却极为兴奋,年轻人热爱本职工作是很难得的,这也是因为沈文信工作努力的原因,所以才会得到赵所长的厚爱。
沈文信住在文管所单位宿舍楼,周末的时候也没什么业余活动,因此收到了赵大海的电话,马不停蹄到外面叫了一辆三轮车,往官皇屯方面赶。
半个小时左右,赵大海、沈文信先后抵达官皇屯现场,沈文信此刻看到赵大海正在指挥工人们协助把棺椁吊到大卡车之上,紧锣密鼓的施工,这也有赖于赵大海的人脉,至少在这商思县,他还是有点力量的,凑巧的是这个施工队的包工头与赵大海是酒友,便义不容辞地帮忙了。
“小沈,你来了啊,我介绍下这是我们所的大学生沈文信,这位则是大老板张向忠。”赵大海话没落,一名三十多岁,五大三粗的大汉就插言说道:“你别听这个酒鬼胡说,我也就是混饭吃的,哪里比得上你们这些拿国家工资的文化人啊。”
老百姓对于公务员都是发自本能的羡慕,尽管沈文信还差一步就进入这个体制,那也差不多了,至少是参照公务员待遇,与建筑施工这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相比,安于平稳的人,都会选择捧着金饭碗。
“呵呵,张大哥说笑了,您一个工程就赚个几十万上百万,哪里是我们这些小职工可以比拟的啊!”沈文信也参加工作一年多了,为人处世方面颇为老道,一番客气之后,沈文信转过脸对赵大海说道:“所长,能看得出这两座棺椁是什么年代的?”
“不清楚,估计要开棺才知道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石椁包裹的棺材极其罕见,保守估计这里的墓穴主任身份不低。”赵大海比沈文信来得早,对施工现场的大致情况都摸清楚了。
沈文信看着满目疮痍的墓穴,不由得疑惑,按理说,这种规格的墓穴,应该有大量陪葬品的啊,怎么没看到?难道是工人独吞了?
“赵所长,这么没看到有价值的文物啊?”要断代某个墓穴的年代,陪葬品是最直观的,可是这里几乎除了两座棺椁外,全是泥土、碎石。
而且连沈文信担心的是,那座略大的棺椁伸出了不明黑色液体,极其令人担忧。
赵大海宽慰道:“我们干这行的,总是比盗墓贼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