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猜,他猜什么都是他的事,而具体的东西,杨潮是绝对不会说明的,造谣这种事,最高明的就是要流出空间让别人发挥想象力,如同酿酒,需要发酵,如同留白,需要想象。
袁世凯轻叹道:“又敢问先生,为何要跟本官说这些?”
袁世凯问的是,杨潮为什么要说出实情来,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话里话外其实很明白了,杨潮也认为德国人是在为难袁世凯,而杨潮挑明这件事来,不可能没有用意。
杨潮笑道:“因为在下到底是一个华人,虽然出身南洋,但是心向故国,实在不忍洋人欺凌祖国。袁大人乃是国之栋梁,又绞杀拳匪有功,在下实在看不惯洋人蛮横。”
这话袁世凯是不信的,但是却能听出来杨潮话外的意思,那是在向他示好。
袁世凯点点头,举起茶杯示意一下:“杨先生好意,本官心领了。”
两人喝了口茶,又静默了半晌,还是袁世凯先说话:
“只是叶什克总督那边,又该如何回复?总督到底想让本官做什么,还请先生明示。”
德国人为难自己,肯定不单是为了为难,那瓷瓶碎成那样,傻子都看得出来是故意砸的,故意砸的,自己又能修,却来为难自己,到底什么用心?
敲诈勒索自己想要好处?以自己对比,袁世凯不认为一方总督会做出这样下作的事情来,要说挑起事端,用瓷瓶来挑事却又显得过于轻佻了,但肯定别有用心,实在猜不透,此时也只能听取这个突然示好的家伙的建议了。
杨潮继续装糊涂:“这个小民着实不知。只是小民有一个建议。”
杨潮刚刚说完,袁世凯心中一动,暗道‘来了’,他知道杨潮要说有意义的东西了。
抬手道:“先生请说。”
杨潮装作小心的表情,左右看了看,确实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话,显得格外凝重。
“小人认识一个德国巧匠,找他看过,恰好能锔此瓷瓶,除此人外,别人莫能为也。”
袁世凯点点头。
杨潮继续道:“如果大人放心,小人愿意帮大人一个忙,经手修复此瓶。”
袁世凯又点头,心中暗想,这个德国人的通译表明是想帮自己,可是有什么图谋呢?
先不管这个,袁世凯觉得,还是先摆平这件事是第一,因为如果这件事摆不平,麻烦可能马上就到了。等搞定这件事,然后才是摸清德国人的意图,至于搞清楚这小通译的目的只能排第三去,并不重要。
所以他立刻道:“如此就谢过先生了。”
杨潮摆摆手道:“不过要做成此事,袁大人得应允小民几件事。”
袁世凯道:“先生请说。”
杨潮道:“此事莫让叶什克总督知晓,不然小人怕是要吃干系。”
袁世凯点点头,这个通译很有可能是背着德国人帮自己,确实不能让德国总督知道。
袁世凯答应道:“理应如此。”
杨潮又道:“如此的话,那在下先行回去,回复总督大人,就说大人你正在找人帮忙。然后大人暗中将碎瓷瓶交给小民,小民找巧匠修复之后,大人再转交总督大人,如此一来大人也就帮了德国总督的忙了。”
袁世凯点点头,如此一来,自己的难题就解了。
但是他有一事不明,而且很不放心,这个杨潮为什么帮自己,而且是不是什么阴谋。
袁世凯是枭雄,既然已经放开了,也不拐弯抹角,径直问道:
“那不知道杨先生又为何要帮本官?”
杨潮知道此时不让袁世凯放心,他大概不会积极配合了。
于是杨潮非常认真的说道:“在下从南洋归来,落脚山东,大人为山东巡抚,日后仰仗大人之事多矣。山东地面上,除了青岛,还是大人您说了算。将来小民想要在山东地面讨生活,洋人是靠不住的,还得靠大人。”
说到这里杨潮顿了顿,然后才道:
“所以小民想跟大人交个朋友!”
袁世凯点了点头,却没有任何表示,他堂堂一省巡抚,想跟他交朋友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