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海上贸易巨头、船主,他早年在广东一带做海上贸易发了大财。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起以舟山群岛的双屿岛为基地进行海上贸易,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双屿岛那时热闹极了,曾被历史学家称为“十六世纪的上海”。但针对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明朝进一步收紧海禁,横屿岛被官兵扫荡一空。这个王直还是很有谋略的,他居然率部占领了日本九州西南端的由福江、岩松、九贺、奈留、中通等岛组成的五岛列岛自封为“徽王”(日本典籍中称为“五峰船王”),周围三十六个岛都在他管辖下。日本文献中,对这事也有记载。称王直为“五峰船主”。
王直虽然在五岛列岛建立了一个小独立王国。但他仍上书明朝官府,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条件只是开放海禁、允许对外通商贸易,他本人只要求当一个管理贸易的小官。但是昏庸愚蠢的明朝朝廷拒绝了这一建议,明朝廷认定,海禁是明太祖定下的既定方针,决不能改变,按今天习惯的说法坚持不坚持海禁是个原则问题,是个“路线”问题。朝廷不肯开放海禁,王直等无奈只好死心塌地武装走私,抢劫夺掠,正式当起海盗。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当时的欧洲,王直遭遇到的肯定是另一种命运。欧洲英法西葡等国的君主遇到这种事,肯定喜出望外,会马上给他封官封侯,然后把这块领土并入自己帝国的版图内。想想看吧,假如现在日本九州长崎口子上的五岛群岛是中国的领土,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恐怕中国近五百年的历史都得改写。
就以与嘉靖、万历同时期的英国伊利莎白一世女皇(1558-1603在位)为例。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在南美洲南端有个德雷克海峡,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但是这位海峡的冠名者德雷克,原来是个海盗。伊莉莎白一世不但不打压这些海盗,反而支持他、指使他去抢劫西班牙的船只和殖民地。然后支持他于1578-1580年完成从英国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回到英国,成为绕地球一圈的第一个英国人。船只到达伦敦后,女皇亲自登船慰问并授予他爵士头衔。德雷克没有辜负女皇的恩典,在1588年英国海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斗中,他任英国舰队副司令,身先士卒,把无敌舰队打得落花流水。奠定了日后英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为什么对同样都是海盗,中国和英国的差别就能差那么远呢?中国和西方的态度会截然相反。这里有个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的因素。中国根深蒂固的大陆文化、重农主义,把任何海洋文化、重商主义思想扼杀殆尽,李烨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在自己手中发生。
虽然也有很多人,对于李烨热衷占领岛屿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认为李烨这是劳命伤财,把百姓运往如此遥远的岛屿上居住,以后应该如何管理都成问题。
但是很快李烨的做法就让这些人大跌眼镜,当年六岛十二寨投靠辽东半岛的时候,也有人劝说李烨,应该将六岛十二寨放弃,岛上的居民全部迁回辽东半岛。
结果,李烨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将长海县其中的两个岛屿拿出来拍卖,购买岛屿的人,可以在岛上修建城堡,岛上可以自备刀枪弓弩,而且李烨还附送他们四门火炮,美其名曰是防御贼人和海盗,并且官府无权管理岛上的事务,当然不包括反叛和谋杀罪,为此李烨还专门编订了一个岛屿使用条例,用来鼓励和约束购买岛屿的人。
此项条例一处,商贾和富户蜂涌前来购买长岛县的岛屿,两座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岛屿,被出价一千缗的高价买走。
李烨的目的在于让所有人的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洋上,为此李烨准备每年都拿出一些适合人居住的岛屿进行拍卖,而且还准备把一些岛屿作为奖赏,封赏给有功之臣,也让他们把目光投向大海的深处。
行政区域的划分显然在众人的意料之中,至于多出来的几个县,原本以前也是镇所,现在提升为县衙,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反对,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后面的官吏选拔上面。
由于,李烨在辽东半岛的管理早期,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官吏,现在不过是进行重新权力划分而已,本着官吏能少则少的原则,除了州府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外,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县只有县令一个官员,剩下的全部是所谓的国家公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