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乌家只要提供修建码头港口的地方,人力从东京龙原府招募,以后的水手也出自乌家,乌家可以把渤海国的商品偷偷的运往东京龙原府,至于销路的问题可以包在本王的身上,你们看怎么样……”。
李烨的话还没有说完,身边一直悠哉悠哉的高鸣突然眼睛一亮道:“郡王殿下,你这样就不厚道了,这样的好事情怎么能少了高家的参与呢”。
既然李烨当着高鸣的面把事情说出来,就没有想背着高家,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越少人知道为好:“舅姥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本王是这种人吗?好处当然少不了舅姥爷,但是这件事情必须要做的相当隐蔽,不然被窦家知道后,必然会从中作梗,虽然问题不大,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什么变数就不妙了”。
窦家凭什么控制了渤海国四分之一的兵力,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窦家从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才会武装起如此多的军队,一旦窦家发现李烨在挖自己的墙脚,必然会疯狂的反扑,如果李烨在渤海国站稳了脚跟,倒是不用担心窦家,但是现在计划在起步阶段,李烨不希望节外生枝。
乌辰一看高家都准备参与了,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呢?赶紧询问李烨的计划,考虑乌家在这个计划中的利益。
接下来就是乌家、高家和李烨三家的扯皮时间,一旦涉及到家族的利益,乌家、高家丝毫不会让步,虽然乌家现在势力最弱,但是乌家占据了地理上的优势,高家则占据了人脉和渠道上的优势,三家在利益的分配和分工上必须要明确下来。
首先,李烨的计划中将三家的势力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乌家负责提供人员、场地,高家负责提供渠道、人脉和货源信息,李烨提供船舶、人员的培训和销售渠道,三家共同出资建立一家商栈,所需的资金为五十万缗,李烨占四成股份,剩下的乌家和高家平分。虽然乌家和高家两家只要各出资十五万缗,但是要两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折中的办法是两家可以用手中的商品暂时抵押给李烨,换取李烨的资金支持。
五十万缗的规模,不管是在渤海国还是在大唐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这笔数目放在远洋贸易上,并不是多大的数目。一艘千石商船上的货物,低的时候也有几千缗,高的时候可以达到几万缗,其中的利润高的惊人,但是风险同样也高的惊人。在大海上航行风险无处不在,船毁人亡的概率在唐宋事情高达百分之十,就算不出现事故,如果遇到大风大浪将船上的货物打湿,损失同样也不会小。
李烨不仅要告诉乌辰和高鸣海上贸易的诱惑,同时也将海上存在的风险给乌辰和高鸣提前打预防针,不过李烨明显是在自作多情,渤海国的经济萧条不仅影响到户部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影响到各大家族的收入,现在李烨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机会,丰富的利润早就让乌辰和高鸣忘记了其中的风险。
乌辰和高鸣都在盘算着各家的利益,李烨需要考虑的是尽快的把港口和码头建立起来,渤海国的贸易范围会被限制在新罗国、倭国、辽东半岛和大唐的渤海湾一带,这是一条完整北方航线。在李烨的计划中,一共有三条航线,除了北方航线外,东方航线从辽东半岛一直到广州,利用南北方的优势和差距,将大唐的南北联系在一起,目前这条航线已经形成。最后是一条计划中的南方航线,以嵊泗列岛和夷洲为起点,一直南下到达占城和真腊,以后会控制马六甲海峡、占城和后世的新加坡。
三条航线相互重叠、相互合作,因为各自的海域水文情况都不相同,李烨不知道那一个水手一直从渤海国驾船驶往占城,这根本就是不可行的事情。
李烨见乌辰和高鸣还在考虑如何将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经意道:“海上除了风浪外,还有许多海盗,为了保护商船的安全,本王希望能在东京龙原府的外海修建一座军港,暂时停靠一些战舰作为商船的护航使用,不知乌中丞可有什么意见”。
乌辰根本没有想过战舰会有什么作用,既然李烨打着保护商船的目的,乌辰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不知道郡王殿下准备在什么地方修建军港,可需要什么要求”,在乌辰看来多几艘战舰跟多几艘商船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几年之后,乌辰发现自己的想法错的有些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