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75.第675章 铜本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取一定的费用,可是华夏银行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这个产业,只好把道路的收费权变成股份卖给想赚钱的商贾,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条,官府不出钱就修建出一条道路,而且还不用归还这笔贷款,只要把这条道路五十年的使用权出让给华夏银行就可以了,这不是一件很划来的生意吗”。

    敬翔根本无法理解李烨口中的收费道路,官府修建道路理所应当,百姓无偿使用这条道理天经地义,可是到了辽东半岛一切都变了,百姓走路都要花钱了,这让敬翔心里很不舒服。

    李烨知道敬翔一时无法理解,接着道:“辽东半岛这二三年至少还要修建一千多里的水泥道路,六十多万的建设费用从何而来,除了从华夏银行贷款外没有其他的办法。辽东半岛现在有大大小小十几座城市,知道这三年的税赋总和吗?三万缗,六十多万的道理建设费用,需要辽东半岛二十年的税赋才能建设,辽东半岛能等这么长的时间吗?不能,辽东半岛发展等不起,就算是二十年后也没有钱修建这么长的道路,敬兄你想过没有”。

    准确的来说,封建王朝和平时期的物价水平相当低,而且波动幅度不大,唐高宗时期斗米不过二三钱,到了唐玄宗时期斗米才上涨到斗米五钱,这时候唐朝从开国已经有一百年了,如果算上百姓的收入增加的话,米价实际上是上升的速度相对迟缓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朝堂的投资减少造成的,汉武帝继位时期,国家粮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很多人在津津乐道文景之治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当时的货币流通情况,再看看宋代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是什么:天下的财富本有定数,朝堂多取一些,百姓就要少一些,这些话在现代人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其实仔细品味这些话中的道理,再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与史学家不同的见解。

    明清以前,封建王朝的法定货币是铜钱,而铸造铜钱又需要铜料,可是中国并不是产铜的大国,就当时的开采技术而言,很多铜矿在地下几百米,根本不指望能有什么用处。

    问题就出来了,中国不是产铜大国,却是一个使用铜钱作为主要货币的国家,在明清之前金银不是流通货币的基础上,铜钱的总规模扩张的速度极慢,加上社会对铜料需要巨大,出现铜商品比铜钱值钱的奇怪现象,就不奇怪了。这时候再理解司马光那句话:天下的财富本有定数,当时的天下总财物也真是被有限的铜钱数量限定死了,朝堂多取一分,百姓手中的铜钱就少一分,铜钱的流通量减少导致的结果是物价紧缩,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值钱,被动的升值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铜总量无法大规模增加的时期,古代封建王朝的物价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起伏的原因,当然这里不计算朝代更迭动荡时期的惊人非常理的物价,只要是在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都会发生物价紧缩,百姓手中的铜钱升值的怪现象,这样也就好理解汉武帝早期为什么能发动大规模战争,而后期却收缩兵力固守长城,因为汉武帝已经花光了手中所有的铜钱,造成了大量铜钱流动,物价飞涨百姓手中的铜钱大幅度的贬值的原因。

    如果采用敬翔的办法,辽东半岛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建设浪潮,三年出现一座新城只是痴心妄想,等到官府手中有钱的时候再去大规模的建设基础设施,无异于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辽东半岛发展初期,大量的投入货币进行基础建设,等到辽东半岛进入稳定的发展期时,大量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货币开始回流到银行,从而实现一种动态的货币调节机制。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货币投放模式只会使经济出现短时间的爆炸增长,雪中送炭才是长期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式。

    “商贾手中的钱粮和官府手中的钱粮本来就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官府用长期收益换取商贾手中急需的建设资金,城市发展起来了,就会有更多的税赋,用少量的资金撬动未来长期的收益,这是商贾和官府之间双赢的合作。把蛋糕做大,获得的税赋就越多,表面上商贾在建设道路上占了便宜,其实官府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官府仅仅用长期的收益养肥了商贾,商贾却要用未来的收益支付现在的税赋,官府得到了充足的资金发展自己最需要做的时期,这才是长远和谐发展的策略”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