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是道,我们每一天都在寻道,但你们中有几个人真正明白了道的含义?”
抵达蒲三堂时,堂内已经济济一堂,柏艳雪拉着李玉暖猫着腰穿过人群,坐到前排。
林清泉对她们的迟到视若无睹,只是继续着讲课。
万始宗是个大门派,有外门弟子近千人,虽然大部分人都在漫长的求道路上领悟到自己没有天赋,渐渐懈怠了道的学习,更专心于符箓丹药和矿产草药之类的实用技能。但每五天一次的道学讲课,听课的人依旧有五百之众,分三个课堂,其中以林清泉的授课最受欢迎,不但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站着。
李玉暖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听林清泉师叔讲课。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声音婉转轻柔,却连站在最角落里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红尘凡界把将两个不相连的地方连接沟通的通路,也称为道。道即是路,是连接万物的法则,是解释天地变化的真理。美好的品德被称为道,至高的真理被称为道,道是真实的存在,也是虚幻的理念,对道的理解,贯穿了修道的全过程。修真是去伪求真的过程,舍弃体内的枯萎和心中的怀疑,留下的真,就是道。”
“你们在座的所有人,都曾经因为天资不足被师门拒绝过。你们一定也曾疑惑,为何宗门拒绝了你们,又要留你们做外门弟子?因为——大道无形。”
说到这里,林清泉顿了一下,凤目若有若无地扫过李玉暖的方向。
“修道,是领悟,是磨砺,除了天资,更重要的是心。上古之时,洪荒凶兽横行,鬼怪妖魅统治大地,我等先祖苦不堪言。于是出圣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之力。而我们学习的道术,正是上古圣人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推演领悟记录流传下来的。道,存在于天地之间,文字的记录永远只是天地大道的冰山一角,即使你最终不能进入万始宗,也只意味着你的体质不适合万始宗传承的道术。”
林清泉的一番话让座下弟子无不神情欢悦,但李玉暖的心中却沁出淡淡的怀疑。
这是虚伪的安慰,她静静地想着。
道就是道,没有天资的人永远也抓不到的存在。
而林清泉显然没听到她内心的嘀咕,他伸出手,在空中写下一个巫字。
“上古有大神通者,称之为巫。你们注意看‘巫’字的写法,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一竖表示连接沟通。能够沟通天地的人,就是巫。所以,巫和道,都是天地间的真,只是法不同,所得自然也不同。”
“林师叔的意思是,上古圣人巫师,其实都是大神通的修士?”
提问的是李诗韵,她滞留外门已五年有余,修仙的心早已淡薄,唯独林清泉师叔的课,一次不落。
她的这份小心思,林清泉显然没有注意到,他赞许地笑了笑,温柔道:“虽说本质一样,但上古的大神通修士,可不是我们能比上的。上古圣人的力量太强太可怕,他们举手间开天破地,又喜怒无常,甚至不止一次导致神州浩劫。在凡尘的记录中,这些上古圣人被称为神。而修真求道的大成者,则被称为仙。神杀伐无情,以天地为刍狗。仙顺天修道,教化万民。”
说到这里,林清泉肃然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是真,也是我等一生的追求。但真又是什么,该如何领悟,能领悟多少,却是全凭个人。”
声音温和,意蕴深远。
座下弟子闻言,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虽说比起绚丽夺目的道术推演,林师叔的这番对“道”的阐述略显枯燥无味,但求道修真,最重要的还是对道的理解。
“……修真分为两步,粹体和修心。粹体即是以天地之气淬炼体魄,修心则是个人对道的领悟。上佳的根骨资质能够帮助修炼者更快地沟通天地,纳取天地之气,但积累得再多,若是境界不够,也不可能突破。所以,有天资上佳者滞留筑基后期数十年,即使借助破障丹也不能突破。有资质平平者入世修炼,领悟天地,终获突破,得金丹大道。”
说到这里,课程已告一段落,林清泉和蔼地微笑着,整理书册,准备与师弟、师侄们会合回千渡峰,却听下面一声清脆:“林师叔,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您解答。”
林清泉回头,看到了柏艳雪。
这女孩是外门女弟子中资质最好、最有希望脱颖而出进入内门的,所以每次她提问,他都会尽可能详细的解答。
“艳雪想知道什么?”
“方才林师叔说天资并不是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