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到了松花江以北的林元帅获得了难得的喘息的机会,蒋委员长的战略思维实在是太渣了,kmt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原地区的六万人的李部身上,于是东北采取了守势,于是林元帅获得了难得的喘息的机会,而tg的力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kmt则是相反总裁发飙,轻点轻点!全文。常凯申心不满足地四处点火,企图将tg迅速烧死,结果这反而极大地消耗掉了他自己的力量,着眼于全局,他的胜势是暂时的,这是因为他胜利的负担太重了,但是不能说tg在整个过程非常轻松,至少李部是费尽千辛万苦逃出包围圈的。常凯申随后又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延安,拟攻克延安,活捉或者击毙李德胜——尽管李德胜在报纸上已经被常凯申的军队击毙了无数次了。
在这一次李部的突围中,kmt继续玩弄着假和谈真作战的手腕,一边放出风声说可以让李部与胡宗南和谈,和平解决这件事情,结果李部三个和谈代表其中包括李德胜同志的侄子,被胡宗南的手下直接扣押枪决,kmt矢口否认扣押和谈代表这件事,这件事情到了三十年后才被调查清楚,所以说胡宗南是共谍这件事情是很荒唐的。
不过一直到林元帅兵败四平,撤退到松花江边也不过是这一场华丽的大戏的开幕而已,国共双方在马歇尔将军的调停下,继续打打停停,一到1946年6月26日的停战令期满,委员长拉开了中原围剿的大幕,终于标志着内战的全面展开。
而在东北,在之前巨大的失败的面前,许多人都有些丧失信心,认为应该把南满的部队调到北满,集中兵力抵挡住杜聿明的进攻。当时杜聿明虽然在进攻中损失也不小,但是他的作战思想和意图非常清楚,就是先集中全力解决掉南满的tg部队,巩固自己的后方,然后在和北满的林元帅决一死战。
杜聿明最担心的就是tg军队的恢复速度,tg军队虽然在前期中失利,损失了大量的兵力,但是凭借他们扎实的农村工作,他们的兵力得到了有效的补充,通过述苦运动和思想改造,他们的士兵都斗志昂扬。反观国府的军队,则是清一色的壮丁,加上**内部充斥的官僚军阀气息,导致大量的士兵都消极厌战,以抗日的名义组建起来的青年军在抗战结束后希望结束军事生涯复员回去读书,厌战思想更加强烈。因此杜聿明的作战思想就是始终对tg军保持高压打击的势头,迫使对方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恢复和发展。
但是这样一个正确的想法被委员长强行打断了,在接下来的作战中,tg军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历时3个半月,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共歼灭国民革命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kmt军队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保卫了南满根据地,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
在离开了铁路交通线,进攻擅长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的tg的时候,kmt终于展现了自己战术呆板和相互配合不力的缺点。和日本人打了若干年也没有提高一点点他们的素质,杜聿明的部队既然分散,自然难以逃脱被tg军形成局部优势兵力,运用围点打援等战术进行消灭的命运,加上关内关外同时开战,tg极强的群众工作和组织力度让他们的兵力翻番地往上涨,与之相比的苦等援助的kmt猛然发现自己在关外的力量居然变弱了,当他们一面出击的时候,在其后方便遭受被袭击痛苦。
经过了一年时间的作战,kmt的占地面积有了极大地增加,但是机动兵力却面临着极大的下降。战斗损失了71万人,却没有取得足够的攻击效果。tg军队极大地保存了自己的主力,常凯申全面点火的计划失败了,于是不得不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案,主要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北根据地。
山东地区在罗元帅和陈参谋长离开之后,在陈元帅的领导下,继续还保有之前一贯的方针和政策。tg在山东印刷的北海币以实物为信用,每印刷100元北海币便以50元购入的粮食作为货币准备金,因此北海币币值稳定。相反,国府的法币以黄金储备为准备金,但是市场上通货膨胀得厉害,四大家族囤积居奇,国府为了维持军费开支,大肆印刷纸币,导致纸币贬值严重,银行又限制了法币与黄金的兑换,即使是用黄金也很难买到物资。
所以选择进攻陕甘宁边区是出于打击tg首脑的政治目的,选择进攻山东解放区就是为了打击tg经济的经济目的,因为北海币币值稳定,能够换到山东特产的花生油,以至于在上海北海币直接干翻了法币,市民们换取北海币以求保值和获取物资。
孙治方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