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五十而知天命,可是已年经半百的人了,吕连山却感觉自己是越活越越糊涂了。自己是十七岁高中没毕业就接老爸的班,在老拖拉机站干了二十几年,突然就国营变私营了,说是计划经济变市场经济了,那么大的一个机械厂说分流就分流了,几千号员工有的进了毛巾厂,有的进了味精厂,有的进了私人的针织厂,还有的人身因为身上背有这样那样的污点,到哪个厂里都不接收,狠狠心一咬牙干脆‘下海’了,那个年代经商就叫‘下海’。
自己好不容易找人托关系才进了一家私营的造纸厂,当起了一名保全工,负责维修机器设备,每天都和齿轮轴承丝杠打交道,这一晃就是十多年。当初十几岁参加工作芳华正茂的小伙子也被工业化的大车轮碾的头发斑白。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看着纸厂里招聘进来的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一个个要学历有学历,要力气有力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干次也别和这群小伙子那个什么竞争上岗了,托人找关系,办了个内退,每个月有八百元的退休金领着,再和老婆一起看个小卖部,拆迁补助金加上自己的一些存款买的九十平方米的住宅楼。和老婆女儿老爷子一起过日子,简直是齐乐乐融融。
老爷子是昨天晚上突发脑梗塞死去的,等早晨吕连山发现时,老人的身体都凉透了,药片洒落在枕头上一片。心急意乱之下先拨打了120,当穿着一身蓝色大褂的急诊医生看了看老人的瞳孔,又摸了一下老人的脉搏后,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准备后事吧’!吕连山真是泪如泉涌,老人昨天还好好的,傍晚时分还和对门的老邻居下棋聊天,没想到只一夜的功夫,却是阴阳两隔。
老人享年七十六岁,应该算是长寿了。可是吕连山始终觉得对不住自己的父亲,吕父是中年丧偶,只有吕连山这一个儿子。吕连山的母亲去世后,吕父是一蹶不振,勉强让儿子接了自己的班,在胡同口弄了个修车摊,帮过往的行人修修车补补胎,打发日子。直到吕连山结了婚,又添了女儿,吕父的心情才豁然开朗,给女儿取名访琴。因为吕连山的母亲叫王玉,仅仅一个‘琴’字就寄托了老人对逝去老伴的思念之情。
老人对孙女访琴更是没的说,小访琴从会走路起,就跟在爷爷屁股后面,夏天爷爷补胎时,她给爷爷扇扇子。冬天天冷了,每当爷爷干完活,她都要把爷爷粗糙的裂着血口子的大手放到小嘴旁边给爷爷吹吹,取暖。终于老人真的老了,再也干不动了,原先整天跟在屁股后面的小丫头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漂亮大姑娘。孙女也真给老人争气,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高考时还考上了个一本,进入一所华夏的名牌大学深造。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型的金融公司,可是从小单纯正直的吕访琴不习惯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色*迷迷的公司经理的骚扰,一怒之下,辞职回家。这下可好,没了工作,现在工作岗位竞争又激烈,找个称心工作谈何容易。好在有个亲戚听说吕访琴赋闲在家,就找了她去自己开办的幼儿园当老师。
吕访琴的眼肿得像两个熟透的桃子,泪早已哭干,只是呆呆的望着车窗外,回想起以前和爷爷在一起的一点一滴,不经意间看到湖边一对打闹雀跃青年男女。轻轻地抽噎了一声。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