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中国与美国都需要利用盟国的人力资源,让盟国承担部分军事生产任务,从而减轻本国军事工业的负担。比如在东方同盟集团内,中国只负担了百分之四十的军事化工生产任务,其他百分之六十的军事化工产品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与印度等国承担。如此一来,这些国家所能用于民生产业的人力资源就大大减少,从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劳动效率低下的行业。这其中,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盟国的农业产量在二零五三年都大幅度下滑,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农产品,以确保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供给量高于消费量。
这里,就涉及到了中国的对外援助问题。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仅在二零五三年,中国就输出了大约三亿吨物资,其中包括一亿三千万吨粮食。到二零五四年,仅粮食输出量就突破了三亿吨。到战争结束的前一年,更是高达八亿吨。可以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农业工厂生产的粮食,供养了东方同盟集团的二十多亿人。
毫无疑问,这些对外援助肯定不是无偿的。
说得简单一些,名义上大部分援助是无偿的,即接受援助的盟国,只需要按照中国分配的生产任务,完整战争生产工作,就能从中国获得援助。可实际上,具体的援助量,得由各个国家做的贡献决定。
当时,中国在国务院外交部下,专门设立了一个战时对外援助处。
这个部门的任务,就是评定各个盟国所做的贡献,以及产生的价值,从而让外交部在分配援助份额的时候,有一个直接的参考标准。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在这么做,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来援助同盟国家。
这种直接援助,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既是鼓励其投身战争的动力,又是促使其努力争取更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即便在战时,所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比如,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中国输出的粮食并不足以填补粮食减产的缺口,要到二零五五年,东方同盟集团的粮食产需量才趋于平衡。结果就是,在二零五三年,除了中国内地市场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外,只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与柬埔寨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而后面四个国家,本身就是产粮国,粮食缺口并不大,集团内的其他国家,都或多或少出现了粮食危机,印度的粮食缺口更是超过了一亿吨,导致大约两亿印度人处于饥饿状态。
至于其他民生物资,也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
比如,在二零五三年底,因为供应短缺,一块香皂能在印度卖一百元人民币,在中国连一元都不到。
从总体上看,要到二零五五年,东方同盟集团的民生物资产需才能达到平衡。
在此之前,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都得为获得更多的援助而奋斗,也就得想方设法的战场上多做贡献。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派遣更多的军队参战。
事实上,在二零五二年底,东方同盟集团就组建了“联合作战司令部”。
只是,这个司令部名义上是“联合作战”,实际上与作战毫无关系,其主要职责只是负责物资运输工作。
当然,利用这个司令部,所有盟国都派遣了部队。
只是,除了非洲之角,那些没有处在战场上的盟国所出动的军队,主要负责的是后勤方面的工作。比如在中东战场上,有五万马来西亚军人、七万印度尼西亚军人、四万孟加拉国军人在后方工作。
现在,盟国不再满足于非作战任务,提出了参加前线战斗的要求。
这样,就得成立盟军司令部,统一指挥盟军的作战部队。
虽然成立司令部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没有盟国质疑中国的领袖地位,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各个国家在盟军司令部里的地位,以及各国军队派遣的军官所担负的职责等等。
作为中国的战争部长,中国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唯一的元帅,牧浩洋在组建盟军司令部的事情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黄瀚林让他去德黑兰,就是希望以他的威信,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
准确的说,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去告诉盟国将军,一切服从指挥。
有趣的是,当时去德黑兰的,几乎都是元帅。结果就是,牧浩洋这个中国海军元帅被一大群元帅淹没了。
还好,谁也不敢质疑中国海军元帅的含金量。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中只有牧浩洋是元帅,戚凯威都只是陆军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