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月份,牧浩洋在审议了“金枪鱼”级与“长城”级潜艇的建造方案后,把注意力转到了战场上。
对中国海军来说,潜艇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作战力量。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因为“长城”级的建造工作在年初的时候就已规划好,只是几项关键技术还没成熟,导致建造工作一拖再拖,所以真正的重点是被海军报以厚望的“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
该潜艇项目中,最关键的就是第二代燃料电池。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第二代燃料电池无法按时投产,那么“金枪鱼”级不过是放大一倍的“黄貂鱼”级,在性能上不会有明显提升。只有配备第二代燃料电池,“金枪鱼”级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潜艇”,及能在远洋独立活动一个月以上,执行以往只有核潜艇能够执行的任务。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中期,谁也不能肯定第二代燃料电池能在几个月后投产。
牧浩洋必须做好两个安排:一是说服戚凯威,让海军优先采购第二代燃料电池,等到产量上来之后,再为地面战平台更换电池模块;二是做好第二手准备,即在第二代燃料电池没能顺利投产的情况下,先为“金枪鱼”级配备第一代燃料电池,使其具备作战能力,后期再更换电池模块。
这也是牧浩洋在审议建造方案后给出的明确指示。
当然,这么做,主要还是确保潜艇的建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会因为电池的问题受到耽搁。
几个月后,牧浩洋做的这一系列部署就发挥了作用。
当时,国内有八家造船厂能够建造万吨级以下的常规潜艇,此外巴基斯坦卡拉奇的海军造船厂、印度的科钦造船厂与维沙卡帕特南造船厂、马来西亚的瓜拉丁加奴造船厂、越南的金兰湾造船厂与泰国的罗勇造船厂都具备建造大型常规潜艇的能力,集团内具备建造潜艇的造船厂多达十四家,船台更是超过了五十座,仅武汉造船厂与芜湖造船厂就各有六座大型潜艇船台。
二零五三年六月底,武汉造船厂与芜湖造船厂率先开始了“金枪鱼”级的建造工作。
事实上,这个时候,战争部还没有批准“金枪鱼”级的建造计划,是海军司令部提前下达了订单。
八月,牧浩洋批准建造方案后,葫芦岛造船厂、威海造船厂、连云港造船厂、福州造船厂、高雄造船厂与北海造船厂也加入进来。因为武汉造船厂与芜湖造船厂率先开工建造的八艘“金枪鱼”级在下水之前停顿了两个月,等待安装第二代燃料电池,所以在二零五三年开工的“金枪鱼”级潜艇全部在二零五四年初开始舾装,并且在二零五四年三月与四月陆续服役。
从时间上看,第一批“金枪鱼”级的建造周期仅为八个月。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因为在和平时期,连小得多的“黄貂鱼”级的建造周期也在三年以上。
只是,这还不是最快的速度。
按照战争部制订的建造方案,在建造第一批潜艇的时候,还得同步培训技术工人,第二批潜艇的建造周期得缩短到六个月,从第四批开始将缩短到四个月。如果一切顺利,到二零五五年底,也就是第四批建成的时候,巴基斯坦的海军造船厂、印度的科钦造船厂、马来西亚的瓜拉丁加努造船厂、越南的金兰湾造船厂与泰国的罗勇造船厂都将开始建造“金枪鱼”级潜艇,只有维沙卡帕特南造船厂没有分到建造任务,主要是是该造船厂承担了维修海军舰艇的任务。
最终,建造“金枪鱼”级的船台将超过四十座。
也就是说,从二零五五年开始,每四个月就有四十多艘“金枪鱼”级建成服役,相当于每年有一百多艘潜艇加入中国海军。
事实上,“金枪鱼”级的建造规模没有这么大,主要是第二代燃料电池问世后,中国海军对“黄貂鱼”级进行了升级改进,提高了“黄貂鱼”级的作战性能、特别是续航力,也就没有停止“黄貂鱼”级的建造工作。到二零五六年,五家境外造船厂就转为对现役的“黄貂鱼”级进行改进。
这么做,主要就是“黄貂鱼”级的建造费用仅相当于“金枪鱼”级的一半,而其任务适应能力相当于“金枪鱼”级的百分之六十,改进后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因此具有更好的效费比。
随着“金枪鱼”级大批量服役,海洋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
在二零五四年十月之前的两年中,中国海军在破交作战中击沉的商船不到五百艘,总载重吨大约三千五百万吨,而在二零五四年十一月到二零五五年五月的半年间,中国海军就击沉了五百五十八艘西方同盟集团的商船,总载重吨达到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