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后营虽然是在突然遭到偷袭的情况下,但有素来沉稳多智的凌敬坐镇,却打成了目前的这种仿佛‘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对方还尚在不断的向内压缩的局面,却令徐世业大为震惊。
对方的不断向内压缩,必然会牵扯到营盘正面对抗双方的注意力、影响到本方军卒的士气。如果不及时的扭转后营的被动局面,尽快的实施反击、把背后之敌清除,则不可避免的就会使局面整体失控、造成败势已成的不堪结果。
事实上,任何一场征战的交战双方,在态势已成的情况下,也并不是完全就可以用双方军力的数量、实力的对比就可以决定攻守双方所处局面的优劣的。目前徐世业所部营盘中的情况,就完全的验证了这一点。
现在已经具有了冷兵器时代丰富征战经验的徐世业,其实登临到土丘顶端那一刻起,一眼就已经基本上估测出了对本方营盘发起攻击的对手的大致数量。正面、捎带两翼发起猛烈攻击的对方军卒数量,按徐世杰的粗略估计大约有万余;而从后营的丘陵地带俯冲而下发起偷袭的对方军卒数量,则大约有四、五千的样子。
从数量对比上来说,发起从背后偷袭、及正面主攻的对手的军力数量,实际上也就是徐世业所部军力的一半左右。而整体军力数量占有绝对劣势的对手,却由于战术运用得合理、指挥调度得当,反而把徐世业所部给打了个手忙脚乱!
细分析一下出现的这种双方在态势上完全易势的情况,其实也无可厚非、乃实属必然。徐世业所部毕竟是聚成‘一坨’的居于营盘之中,当对手同时发动背后偷袭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前后夹击战术之时,营盘之中的徐世业所部军卒根本就不可能像野战一样的大面积展开,只能是以部分投入的方式予以防守、或是实施反击。
故而,真正交手在一起的双方军卒数量,应该是基本上相等。甚至,由于对手的正面展开面积大,反而会使得攻击一方的对手军力数量相对大大占优。
而遭受到偷袭的后营战局出现的全面颓势,除了对手是因采取了偷袭战术、发动突然打了徐世业所部一个措手不及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对手的将领战术布置和调度十分的合理。
之前对手开始发动偷袭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徐世业不得而知,但就徐世业目前居高临下俯瞰到的情况来看,徐世业也不得不在内心里暗自的感到佩服:负责率军对营盘发起偷袭的对方将领调度合理、指挥得当……。
此时的徐世业早已经观瞧到,居高临下的从绵延起伏的丘陵之上向下发起攻击、攻入后营的对方军卒,此时并非是‘一窝蜂’一样的一拥而上,而是采取着梯次轮换的攻击方式、在实施着毫无不停顿的冲击。
而且,徐世业还隐隐的遥观到,总量大约有四、五千的对方军卒,恍若还留有着千余以上的‘预备队’、滞留在连绵起伏的丘陵半山坡上,并没有全部的投入到对后半营的攻击当中去。可想而知,对方预留着的千余军卒,一定是对方之中最为精锐的部分,是留待最后时刻发起强力雷霆一击之用的。
由此,徐世业也大致的估计出,对方应该对徐世业所部营盘所展开的全面攻击时间也并不会太长,大约有半个时辰就应该是长的了。自然,为了造成营盘内的慌乱、打徐世业所部一个措手不及,偷袭肯定是最先发动的。因而,对方在正面所展开的全面进攻,可能时间还要相应缩短一些。
而令徐世业感到最为敬服的,则是对手在对营盘的后半营所采取的基本进攻方式:步骑结合。
铁骑数量也只有几百的对手,此时却充分利用起了这部分铁骑移动迅捷、攻击犀利的特点。对手的这几百铁骑,肯定是在一名勇力非凡的将领当先统率之下,不断的从正面对抗的双方步卒两翼穿插、迂回冲杀,使得防守一方的徐世业所部步卒不得不还要时时的兼顾侧翼,进而也就造成了防守阵型不断的出现纷乱、失调,不得不不断的加以相应的收缩、调整……。
而徐世业所部营中的铁骑、及具有着强力攻击了的陌刀军,同样是由于受到了施展空间的限制,则根本就无法及时的冲出来,只能是龟缩在手忙脚乱做着全力抵抗的步卒背后的营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