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矿藏、土地等基本资源,这或许就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吧。
“司马,我即往巴蜀一行,这关中的事务就全权委托给你了,特别是在函谷关和北境一定要多多留心。”紧紧的握住司马亮的手,傅戈言词切切说道。
“傅帅,这是你吩咐收集的巴蜀一带的详情和一些大商人的资料,商人中最有名的是这两家,一家是以炼丹发家的巴氏,另一家是以炼铁致富的卓氏。”司马亮双眸通红,看样子又是一夜没有合眼,他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同时递过二卷沉甸甸的竹牍,从简牍的厚重程度来看,司马亮收罗的资料可谓相当的完备。
“好吧,我带在路上,边行边看!”傅戈满意的笑道。若不是有司马亮这个好帮手,他也不可能如此放心大胆的离开关中这个根据地。
由褒斜道入汉中,然后经南栈入蜀中,这是咸阳至巴蜀最近的一条道路,上次和虞姬一道回来就是走的这条路,因此傅戈对于这条翻越秦岭的道路已经相当熟悉了。
风光无限好,这一回没有佳人相陪,自然也少了欣赏山林风景的兴致,傅戈干脆躲进舒适的马车里,翻看起司马亮收罗的资料来。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这就是成都这个蜀郡首府名称的由来,作为古蜀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傅戈的记忆里,蜀地的文明可谓辉煌灿烂,三星堆青铜文明出土的青铜雕像、金杖、罍、尊、盘、戈等器皿令后世的考古学者叹为观止。而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的古蜀国人更是令那些对神秘事件有着好奇心理的中外历史学者们大跌眼镜。
蜀国既然能创造这样灿烂的文明,却又为何突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司马错率军南并之际,在那片巴蜀的土地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从秦国典籍的记载中,傅戈能找到的仅有片语只字,其中仅有蜀郡太守李冰治理都江堰一事记录得比较清楚,若是没有李冰治理水患,奔流的泯江水肆虐,蜀地还将是民不聊生频繁变乱的荒蛮之地。
罢罢罢,也不知道蜀郡的情况究竟如何,想来有都江堰水利灌溉着,再怎么着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蜀郡除了都江堰这座天下闻名的水利工程和有肥沃的土地外,还有临邛这个盛产铁石的地方吸引了傅戈的注意,这次与他同行进蜀的除了地方官员外,还有大批的兵造冶铁工匠,而为首的人正是总工师申屠二。
锻铁技术受困于关中缺少优质铁石的瓶颈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这不仅让傅戈着急,更让视冶铁为生命的申屠二心急如焚,因此,在听到秦军复通巴蜀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兵造搬移的工作。
青铜弩机等一部分常规技术车间继续留在上林苑,冶铁部门悉数往蜀中搬迁,这些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切都必须有条不紊的进行方可。
巴蜀巴蜀,只有蜀无巴不行,巴郡这个地方在被秦国统一后,竟然得到了多项优待政策。一力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始皇帝特别允许巴郡保留部落、氏族,实施相对“自治”,一些较大的部落和在巴郡的商人只要承认秦王朝的统治,还可以保留地方私人武装,想想商人拥有私人的军队是什么概念,又是何等的风光无限。
说起来始皇帝之所以对巴郡青眼有加,原因就在于巴郡能够出产丹砂。
丹砂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原材料,当时仅产于巴国枳地和夜郎国一带,既可入药又可染布,深受王室喜爱,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巴人向王室纳贡丹砂。在战国初年至秦始皇时代的几百年中,无论是建造宫殿还是帝王企求长生不老之药,都需要大量的丹砂,当时各国崇尚赤色,历代帝王的宫殿、台阶均为赤色,称为“丹墀”,而帝王将相之墓也需要用丹砂的炼成品汞(即水银)进行防腐,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始皇陵内室的记载就有把灌注的汞做成百川江河的格局。
丹砂除了用作建筑材料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就是炼制金丹,由于相信金丹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帝王将相们对丹药的需求量大增,这也直接带动了炼丹这个产业的发展,在诸多的炼丹者之中,尤其以巴郡巴氏的金丹天下闻名,巴氏在巴郡一带因开采丹砂发家致富,历数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上一代家主巴寡妇清时,更是得到了始皇帝的大力垂青。
据史籍记载:巴寡妇清这个女人不简单,她不仅被始皇帝谕为节妇,而且还出力资助修建长城,在秦国的诸多大商人中,巴寡妇清是捐资最多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