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么说,作案者应该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了?”叶惠宁又忍不住说道。
“对图书楼工地上的工人,我已经逐一盘查过,没有找到可怀疑对象。因为工人们反映说,案发当日,为了不影响开工仪式,他们都在工地南侧,即背向仪式台的那一面施工,且彼此都可以证明。可若想置江成于死地,作案者就必须在工地北侧,即面向仪式台的一面隐藏,然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提及,谁曾在仪式开始后到过工地的北侧。”袁林答道。
“建筑工人名册都对照过了吗?”陈涛补充问。
“全部对照过了,包括两个新进的,尚未在名册上登记的工人,也都排查过,都没有到过作案地点。”袁林回答。
“这就怪了……”听到这里,陈涛又陷入了思索,“分明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却无法锁定任何一个现场的人,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认为,问题应该出在华阳公司!”这时,郭弘明及时地开口了,“根据前期的调查了解,图书楼工地,就位于芜平实验中学操场的东南方向,即在校园内部。所以,为了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避免有人冒用建筑工人的身份进入校园,华阳公司为每一位工人都准备了出入证,凡持证者,学校门卫才会放行,否则,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所以,不论是谁,只要想进入工地伺机作案,就一定持有华阳公司的出入证。所以我说,问题应该出在华阳公司上面!”
听了郭弘明的话,陈涛久久都没有开口,大约过了一分钟,他才谨慎地询问到,“老郭,你与华阳公司李经理有过直接接触,对此人有何印象?”
思考过后,郭弘明很准确地回答道,“此人表面上温和客气,实则世故圆滑,喜欢看人脸色行事,言行很是谨慎,说话滴水不漏,但有很强的防备心理。”
“这样吧,老郭,你虚晃一枪,尽快找个时间,直接把那位李经理请到刑侦支队来,告知他,有人冒充华阳公司建筑工人杀害江成,他本身也有嫌疑,语气严厉一点,像他那样的人,就怕吓,一受惊吓,说不定就吐实话了。”最终,陈涛出了这个主意。
“合适吗?那李经理也不是省油的灯,会不会被他反咬一口?”郭弘明似乎还有些疑虑。
“问话不要太直接,更不要立即触及江成之死,以工程转包以及高额转包费为突破口,循序渐进,让他骑虎难下,此时再严厉问话,看他什么反应。不过,你的顾虑也有道理,所以,务必要注重语句言辞,更不要超过政策允许范围,切不可给对方留下话柄。”陈涛详细提示到。
“明白了,这是我的强项。”郭弘明点头表示同意。
“昊伦,轮到你了,请陈述一下对江超的调查情况。”这时,陈涛又吩咐吴昊伦。
“通过调查了解,江超的身世很特殊……”随即,吴昊伦便一五一十地将江超为江成养子一事,汇报给了在座各位人员。
“陈队,你的直觉没有错,江超对江成死亡的冷漠,说明他们背后有隐情!”吴昊伦叙述完毕后,郭弘明首先发言了。
“在昊伦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归结出三个关键点。”一番深思之后,陈涛不由说道,“第一点,江超并非江成的亲生儿子,却也不知道亲生父母的下落。第二点,江超被江成夫妇收养的时间,是1992年。第三点,江成一再勒索邵同舟的筹码,应该就是江超!大家好好想一想,通过这三点,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冯贵成!”终于,郭弘明脱口而出!
“冯贵成!就是冯贵成!”紧接着,叶惠宁也激动地说道,“冯贵成儿子被骗,就在1992年!并且,冯贵成已经指认过李光达,再通过谢景文与邵同舟对冯贵成寻子的阻挠,还有李光达、董宵、邵同舟之间的暗线关联……”
“还有邵同舟对江成以及江超的顾忌和畏惧!一切无不表明,从冯贵成到江成,是一条完整的线索!”来不及等叶惠宁把话说完,袁林也急忙插言了。
“现有的征兆表明,在这千丝万缕的关联中,蕴藏着一段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暂时抛却证据的因素,我试着把这段往事串联一下。”很快,陈涛开始了他大胆的推测,“二十二年前,即1992年,芜平的东南平原一带发生水灾,冯贵成夫妇携带其不足两岁的儿子前往外地投靠亲戚。可就在路途中,被邵同舟、谢景文、董宵、李光达这四人的生意团伙盯上。一番商议之后,由李光达出面,将冯贵成的儿子骗走,再经由其他三人,最终,孩子变成了江成夫妇的养子。原本,除了冯贵成夫妇是受害者之外,对其他几人而言,则都是这桩生意的受益者。可没想到,对这个抱养来的孩子,江成一直不喜欢,特别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他再婚并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对养子更加嫌弃,却又不能公然抛弃。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曾经的合作者,邵同舟,一步步变身成芜平市有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于是,贪心不足的江成,便起了恶念,居然利用自己的养子,和当年那段不光彩的经历,要挟邵同舟以慈善捐助之名乖乖出钱,算是封口费,继而,自己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