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便是西北的地方,也全面进入到了夏季。
清晨,当太阳出来值班的时候,照亮了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翠绿,小草在晨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随着风轻轻摆动,连绵起来便掀起了碧波金浪。期间盛开着的各色各样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在这样一个清晨,秦峰送走了太史慈、甘宁的兵马。这对于秦军来说,是最远的一次行军。这意味着秦峰的势力,将会第一次到达自古以来华夏最遥远的西北边疆玉门关。
“若是能够追上曹操最好,若是追不上暂时不要出关。修缮好玉门关,重新建设起西北门户。”
太史慈,甘宁心情是激昂的,他们没有想到,秦王会将这样的重任交给自己。对于两位南方的将领来说,到达西陲最远的边疆,意义更是不凡,下马大礼参拜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会为我王夺回失去的凉西之地,夺回这片属于我炎黄子孙的土地!”
甘宁道:“臣会让西域诸国知道,大秦已经兴汉!”
出征的将士,抖擞精神,振臂齐呼:“大秦兴汉,大秦兴汉!”
秦峰搀扶起两人,猛然间想起一手少年时背诵的诗,便遥指天边念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众人闻之惊叹。
“好诗!”庞统赞叹道,贾诩抚须微笑。
而随行的红颜女史辛宪英,仿佛已经看到。在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武威这座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然而,秦军的将士即将在这里出征,他们会将大秦兴汉的春风。带到边疆最西北的玉门关。
辛宪英急忙拿出史笔,在卷宗上记录了起来。这样的诗句。一定能够流传百世……,她如此想到。在这样的时候,她总是很迷茫,纵观数千年来的无数帝王。眼前的秦王,总是有说不出的不同。这一点,深深吸引着这位女史官。
隆隆的马蹄声中,太史慈、甘宁领军出征了。
“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秦峰遥望远去的兵马,“凉西之地已经失去半个多世纪,传令邺都的荀彧,待得捷报传来,便调集精干的官员,告诉他们。建设好大西北,孤王为他们加官进爵!另外,军机处记下一条国策。鼓励中原百姓移民西北定居,十年内不收任何田税,开垦出来的耕地全部归个人所有。”
“喏!”贾诩答道。在他看来,秦王这条国策实在高明,用宽松的政策吸引百姓前来定居,随着人口的增多。西陲之地不但会繁荣,边疆更会稳固。
庞统赞叹不已。大王就是大王,随口道出,便是深谋远虑。
“大王圣明!”
其实秦峰也没啥深谋远虑的,这些都是后世早就施行并证实十分有效的国策。然而话又说回来,在东汉这个年月,也只有圣主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秦峰送走出征将士后,便返回了武威城,又匆匆去问询郭嘉的情况。
郡守府一处幽静的庭院。
“奉孝怎么样了?”秦峰问道。
胡明行礼道:“大王请宽心,喉咙受了些创伤无法用汤药,但用了针灸后已经好了许多。若是常人早该醒来,只是这位郭嘉先生体质有些虚,所以还没有醒来。”
体质虚!这事情秦峰还是知道的,若是不虚,也不会英年早逝,急忙问道:“可能调理?”
“没有问题。”胡明肯定的说道。
秦峰这才放下心来,心说华佗的徒弟都这么厉害,孤王有保命符长命百岁。他便打算今后文武百官,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各级官吏,定期检查身体,以免英年早逝。他走进了房间,便见郭嘉静静躺在床上。这位三十岁出头的贤才,干瘦干瘦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秦峰就站在床前,仔细打量郭嘉的同时,也在想着怎么说服这样一个人。这人敢于自杀,显然是很难说服的。
自古自杀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四种情况,利他性自杀,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宿命性自杀。在秦峰看来,郭嘉的自杀应该是属于利他性自杀。也就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
为主殉节,这样一个人,可是不好劝说的。
就在秦峰琢磨的时候,偶然发现郭嘉的眼睑颤动。一个昏迷的人,眼睑是不会乱动的,除非已经醒来本能颤动,或是即将醒来。
秦峰心里一动,便将胡明找了来,悄悄吩咐一番,便让他去查看。
不一会后,胡明小声回奏道:“大王,的确是醒过来了,只是不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