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少年、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面肤娇嫩的海上童子军和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在漂着沉船的海面,灵活地向前行驶着,明知前方是地狱,他们也毫不畏惧。
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关头,这些英国百姓表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勇气。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上层的无能和**,骂骂咧咧的驾驶着自己的饭碗,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
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英国政府给这些人支付的报酬是跑一趟每个水手三个英镑。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命令,完全是自发的。
李广面对如此浩大的场面,惊叹不已。大英帝国的底蕴不可小觑,这么多的民船,也就是说有如此多的海员,这一点是传统的大陆国家--中国所无法企及的。在英国招收一个舰队的海员简直是轻而易举,但是对于海抗军来说,凑够一艘战列舰的兵力都很困难。
这种局面下,李广也不好开口登陆艇只为三艘鸟粪船运兵。虽然现在海抗军修筑的简易码头已经可以承重,却没有时间运送武器装备。
但是捡破烂的行动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歇。当夜海抗军的破烂王们再次开始行动,二十四辆小坦克在海滩的外围把堵塞道路的物资拖开。这一举动受到了英法联军高层的称赞。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袁卯这个小捣蛋和秦湛这个傻大胆,搜索范围已经扩大到八公里以外,在接近德国进攻前锋的地方,他们再次发现了重炮群。装甲连之所以辛辛苦苦的腾清道路,是为了驮运物资。
大炮对于海抗军来说搜集的不少,但是这次他们发现的重炮群可是真正的群,而不是像前两天一门一门的搜集。
其中仅仅耐德1917型155毫米榴弹炮三十六门。这是一战时期发明的老炮,但性能不错。虽然技术在二战已不先进,但全重只有1245公斤,弹重43.5公斤,射程11.5公里。其最大的优点只有一个--轻。极其适合步兵使用。
mk-1式榴弹炮英国榴弹炮。口径4.5英寸(115毫米)三十六门。为1930年制成,战斗全重7264公斤,炮弹重25公斤,最大射程19公里。这是一款差不多的中等口径加农炮。毕竟重量已经超过了六英寸的榴弹炮,除了射程强差人意,威力比起六英寸炮弹来说差的实在够远。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不错的火炮。
法制重榴弹炮十六门,口径6英寸(152毫米),这款榴弹炮虽不如德国的150榴弹炮,但是重量轻,战场上不仅威力大,而且还很好转移。战斗全重4204公斤,炮弹重39—45.4公斤,炮弹初速每430米,最大射程10.4公里。
而法制重加农炮1917型也发现了十六门,这可是能够轰炸加来的重炮,李广对此最为重视。
这一百多门炮,估计是英法联军的战略武器集团,但是陷在在敦刻尔克周围的泥沼中无法行动。
这一百多门炮的价值之巨大简直无法估量。整个中国,在四零年105mm口径以上的大炮不足两百门。
这对于李广,对于海抗军,对于中国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资。
为了这批大炮,李广派出了最为得力的大将黄中华负责指挥。
德国人的进攻在这个方向上并不算猛烈,而这个方向大炮转移不易,德国人的坦克自然也是避开了这个区域。
为了把这些重炮拖出泥沼,黄中华指挥者波兰小坦克五六辆拖曳一门。海抗军准备的极为充分,每辆小坦克上都有几根钢丝绳,折腾半夜把这些重炮逐步转移到了硬地面上。
直到凌晨才把这些重炮拖到了海边。几公里的距离,五百多人整整劳累了一整夜。不过工作并没有到此为止,拖曳过程中战士们发现了数百车炮弹以及炮兵工具。
这些炮镜,炮兵工具,炮兵通信器材都是非常贵重的玩意。打个比方,最简单的六倍军用望远镜价格在这个时代可是比一条步枪都要贵的。可以说,有了这些物资,海抗军即使建立一个重炮兵师都绰绰有余。
如此多的炮,依靠石像岛上那点可怜的产能,炮弹根本就不够用。在黄中华的指挥下,战士们连轴运转。不仅是炮兵的工具,连炮弹也运到了海滩上。
二十九日白天,大雾弥漫,加上小雨淋漓,德军的进攻受挫。
这一天海抗军几乎是冒着枪林弹雨转运炮弹。为了这批炮弹,不仅是这些战士在行动,除了船上的高炮手,其他战士也全部加入了运输行列。
一天一夜,上千吨的炮弹,上百门重炮,全部被运送到了海边。不过这一天,英国民船数量达到了最高峰。
很郁闷,李广竟然找不到时间运送大炮和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