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主公当继续统率亲卫铁骑坐镇蓟县,统筹并策应全局,渔阳防线保持不变,只是将子义将军和文长将军两部兵马一同留在身边。北上救援,只须公明将军统兵前往即可……”
诸葛亮挪动棋子,在沙盘上模拟出新的格局,看得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太史慈和魏延的两部人马,机动力和攻击力都很强,正好能和铁骑一起行动。这样一支部队,当然比人数众多的泰山军更适合居中策应。
另一方面,泰山军分兵守泉州、雍奴之外,仍然有接近两万的战兵,虽然相对于十万胡骑,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但却不至于形成压倒性的劣势。再加上西关还有六七千残兵,合兵一处后,应该能对胡骑形成相当大的威胁。
居庸城内应该也还有三四千人,只要压力减轻,在公孙瓒这样的名将的统率下,坚守个十天半月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如果一切顺利,赵云、于禁先后赶到,那徐晃就相当于黏住了鲜卑大军,合围聚歼的策略得以实施。如果有万一,王羽在战局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以两万泰山军出关救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就算是单经,也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儿。
至于东线,虽然仍然众寡悬殊,但王羽要做的也不是和对方正面决战,而是居中策应。如果蹋顿围攻漂渝津、泉州等据点,就要提防王羽的强力突袭了,居中策应的三支部队都很擅长这个。
如果他来攻蓟县,更是自寻烦恼,漂渝津的辅兵只能在防守战中出力,关平和胡才的部队却不是吃素的。等到他顿兵于蓟县城下,被城内外的两支部队里应外合,夹攻一下,还不变成肉馅?
毕竟蹋顿的嫡系部队只有两万,其他两万附庸军是纯粹的乌合之众,面对用兵如神的王羽指挥的,训练有素的青州军,他们不成为累赘,反过来伤到蹋顿自己就不错了,发挥战力?怎么可能。
就算蹋顿足够聪明,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在整个战线发动全面袭扰战,那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只要各据点坚守,太史慈和魏延四面出击即可应对。而这种打法会致使战事绵延的时间很长,总体来说,对青州军更有利。
按照诸葛亮的策略,青州军首先已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上那个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之风,已是初见端详。
徐晃昂然出列,向王羽抱拳请命:“参军此言大善,末将愿率部前往,请主公下令罢!”
李乐紧跟着踏前一步,高声道:“末将愿随公明将军一同前往,誓死报效!”
连一向喜欢跟诸葛亮对着干的魏延都没出声,可见诸葛亮此策有多么全面和稳妥,唯一提出异议的只有吕绮玲。
“这样一来,若是蹋顿不全军杀过来,我岂不是到最后都没仗打?不妥,大大的不妥。”女孩摇头晃脑,煞有其事的说着。
没人搭话,众人都自动过滤了女孩经由本能提出异议,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兵家王道。
主帅居中,部将四方征战,主帅发挥的是震慑力和统率力,通过部将的征战发现敌军的破绽,这才发动终极攻势,一击致命。若单靠部将就解决战斗则更好,主帅的震慑力只会提升,而非反之。
象王羽从前那种每战必先的战法,说实在的,只能算是一种邪道,刀剑无眼,风险太大了。
其他人没出声,但却诸葛亮滴水不漏的回答道:“也不能这么说,如果蹋顿袭扰的太厉害,铁骑还是要分兵出动的。”
“是这样啊,嗯,那也不错。”吕绮玲想了想,很快释然,而且还有些高兴起来。分兵出动比全军出动更好,这样王羽就不会跟着了,省得有人觉得自己的战绩都是靠王羽得来的。
看着达成一致的众将,王羽却有些心不在焉。
诸葛亮的计划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把救公孙瓒做为优先考虑。现在攻城的主力是鲜于辅、鲜于银的部队,鲜卑人大可以分兵两路,胡骑全力对付徐晃,杂胡步兵全力攻城。
徐晃的救援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牵制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大。
对付居庸城那种小城,十万胡骑本来就无法全部展开兵力,先前久攻不下,只是因为攻城器械不足,现在有了鲜于辅的帮助,恐怕……
而且,王羽还有一丝隐忧,总觉得许攸那个阴谋家不会这么消停,说不定这背后还隐藏了其他东西。
“公明可准备出兵事宜,此议暂且不做定论,须容某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