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财富,他们自然更容易获取知识,而下层人一日三餐都吃不饱,又哪里来的闲钱去买奢侈的竹简。
故是颜良很清楚的认识到,身为知识载体的竹简,根本无法肩负起向天下人伟播知识的重任。
然而,若是能把那几车几车的竹简,换作是一本薄薄的纸书呢?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卑微农夫,或是高坐于朱门厅堂的世族豪强,他们都可以通过那便宜而又轻巧的纸书,平等的获取知识。
拥有了知识,哪怕是卑微的草根,也将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小小的一张薄纸,便是为整个社会,注入新鲜活力的至关重要之物。
身为穿越者,颜良不仅要为当前的霸业打拼,更要为他颜家的千秋万世,乃至华夏的未来,铺设一条更光明的道路。
当然,颜良心中之目的,自然是不能跟黄月英明说的,因为黄月英本身就是世族出身,她当然不会理解,颜良为何要用一张薄薄的纸,来制约天下的世族。
“竹简做书太麻烦,才几千字的奏章,本王要看几大捆的竹简,这纸造出来以后,本王就全国推广,从今往后,大楚国从上到下,统统都给本王用纸。”颜良找了个很简单“粗暴”的理由。
黄月英笑了一笑,说道:“大王想图方便也是常理,只是臣妾却记得,这蔡伦纸造出来极为粗糙,根本不好在上面写字,平素这纸也多为用来包东西的,不然有这么方便的东西,世人又怎还会笨到非用笨重昂贵的竹简呢。”
自家妻子说得倒也没错。
根据颜良所知,其实早在秦之前,原始的张纸已经发明,汉代的蔡伦,只是把原来制纸的丝絮,改为用便宜的树皮和破布取替,使得纸的产量大增。
只是,改进过后的蔡伦纸,与后世的纸相比,仍是十分的粗糙,故这个时代的人们,书写之时,仍不愿以纸代简。
而依原有的历史进程,一直到南北朝后期时,可大规模推广的纸张,才会被发明出来。
颜良身为对历史有爱好的穿越者,尽管不太懂得造成纸,但当年闲看书时,却曾看过一段《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造纸之法,其法比现在的造纸术要先进几百年。
如今颜良想起此事,便召了些懂得造纸的匠人,依着残缺不全的记忆,打算研究出这套新式的造纸法。
“本王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把这蔡伦纸改进一下,倘若能成功,天下的读书人就不必再抱着沉重的竹简读书,本王这可是在造福天下人读书人呢。”颜良又随口编了个理由。
“难道大王如此关怀读书人,此真乃国家之幸也。”黄月英却信以为真,由衷的感到高兴。
一直以来,颜良虽是百战百胜,但对于文教的恢复,却素来不太重视。
黄月英虽为女流,但却出身书香门第,作为一个读书人,自然希望颜良能在文化方面,予以些重视。
如今颜良琢磨着改进造纸书,说是要为天下读书人造福,这无疑于开了个好头,表明颜良对文化还是很重视的,黄月英岂能不高兴。
黄月英心中欣慰,便稍分些心来,也帮着颜良研究改进造纸术。
颜良常年征伐在外,这个冬天,夫妻二人却常厮守在一此,共同琢磨商议起了这造纸之术,就当是在闲暇之余,寻些乐子,夫妻的感情,也因此更进了一层。
有了黄月英的帮助,再加上颜良超越时代的知识,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颜良还真就完成了这造纸术的改进。
当隆冬过去,开春之时,颜良王府的造纸小厂中,终于是造出了第一批的五百张竹纸。
是日,颜良在王府中召集众谋士,共商开春之后的用兵方略。
就在这军事会议上,颜良将那五百张竹纸,赐与了在场的庞统等众文臣谋士。
庞统等谋士,多为文人出身,除了智谋出众外,平素更对书法诗赋等文雅之事,颇为爱好。
如今,颜良将这光滑洁白的新型竹纸,赐与他们时,在场所有的文臣,无不惊叹欣喜。
“大王,此纸不知从何而来?”庞统惊奇的问道。
颜良微微笑道:“本王虽不好文,但看尔等文人,每每都捧着沉重的竹简读书,甚为辛苦,本王闲时无聊,便琢磨着改进了蔡伦纸,怎样,军师,这新的竹纸,还好用吧。”
庞统手捧着竹纸,万般爱不释手的样子,激动之下,拱手道:“大王此举,当真是造福天下的文人,臣代天下读书人,拜谢大王的恩赐。”
颜良哈哈一笑,摆手道:“尔等若真要谢本王,就发动你们的智慧,给本王好好想一想,如何灭了曹操的计策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