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过后众人踏上了陆地,但见白雪皑皑的平原无边无际,白茫茫的一片,就如是白雪铺成的大海。
雪已积了一尺来厚,一步踏下去,整条小腿都淹没了,郑克爽一行人虽有高强武功可是在这雪地中拔脚跨步,也是甚是艰难。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有人烟的地方,苏荃让人雇了几辆大车,陈近南看看了地图,看着鹿鼎山的方向,众人继续一路向北。
依循地图上所绘方位,慢慢向北寻去,遇到猎人便打听地名,与图上所载印证。
又坐了十余日大车,依照地图上有八个四色小圈,一直行去。
终于找到了鹿鼎山的位置,众人走到下午见到一条大江,自西北蜿蜒而来,与这条波涛汹涌的大江会合,正是阿穆尔河跟黑龙江了,东北角也就是鹿鼎山的所在了。
风水术的主体是相形度地,大道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通过解读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
除了郑克爽以外其他人对风水并不了解,不过在地图的指引下,花费了近一个月还是找到了大清龙脉。
郑克爽站在一条大江之畔,望向这茂密的大松林深处,清冷的眸光穿过重重树林看到了城寨,并且其中还有一批批外国官兵正在巡查。
这的确是龙脉的位置没错,只是,这鹿鼎山却是被罗刹国给占领了。
随着郑克爽的目光,陈近南等人也渐渐发现了端倪,众人脸上的兴奋也慢慢转化成了凝重。
“二公子,地图上的的确确是这样画的,这儿是鹿鼎山没错,只是座城寨....”陈近南来到郑克爽身边,望着那座城寨语气凝重。
“这座城寨上全都是外国人官兵,看来是近年来常常侵犯大清领土的罗刹果的人马了。”
苏荃问道:“主公,是否要我们的人马攻下这座城寨?”
“不必。”郑克爽摆摆手,说道:“我想罗刹国并没有发现龙脉的秘密,他占领鹿鼎山只是巧合。罗刹国的人皆是有火器,两方厮杀不免伤亡,也是费时颇多。更何况宝藏的位置并不在山顶,我们无需攻下。”
清冷的目光转向天幕,只见这时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雪原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带一般鲜红,美丽极了。
郑克爽静静注视半晌,沉吟道:“我们兵分两路。复甫与天地会的人跟我连夜去挖掘大清宝藏。”
“苏荃,你率领神龙教的在外接应。务必遮掩我们的行踪,小队人马便将他们全部杀了,若是被大批罗刹国人发现,便拖延时间。就说是吴三桂派你们来的,是为了商量合作,攻打大清。”
“是。”众人异口同声回答,心中信服。
山道狭窄崎岖,天色渐渐转暗,为了不暴露行踪,众人并没有点燃火把,只能缓步前行着。
\"慢着!\"众人正走在半山腰,郑克爽却是突然出声制止,反身走了几步,循原来走过的地方。
陈近南不解望着白衣男子,只见郑克爽盯着一一方石块目露沉思。
片刻后,郑克爽的嘴角忽而勾起,果然从石块突了地面寸许出来,应该是宝藏机关了,刚才若非时时刻刻注意着龙脉走向,大概也会大意错过。
白衣男子也不多说,直接上前伸出手,向半尺见方的石块用力按去。
突然,\"轧轧\"声响响起,在寂静的夜晚份外触耳,只见在男子用力按了石块以后,山壁竟然缓缓凹陷下去,露出一个仅可容一人通过的入口。
陈近南见状,喜道:\"二公子,这是宝藏的入口?\"
见中年书生难掩喜意,郑克爽也不禁对众人点头,笑道:\"走吧,不必耽误时间了。\"
说罢便领先贴壁而下,钻进黑沉沉的小方洞去,其余人皆是目露喜意,相视对望一眼,纷纷钻了进去。
众人点起了火把,火光照亮了通道,只见这通道先往上斜斜伸延达五丈,又改为向下斜伸,且颇为陡峭。
众人向内走着,另一条廊道出现眼前,末端没入暗黑里,令人难测远近深浅。
但扑面而来的空气更觉清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潮湿窒息。
郑克爽正要跨步入门,忽然机括疾响,眉头微挑,连忙让众人退后,果然洞内异变突来。
十枝特长特粗的精钢箭矢,似是杂乱无章的从另一端暗黑处疾射而至,破空声带起激厉的呼啸声,在这寂静的地下廊道更份外刺耳。
填满廊道仅容人立的空间,除非他们能变成纸张般薄,否则休想避过。
此种由机括发动的超级劲弩,比诸一般弩弓发出的弩箭,要厉害百倍。
唯一躲避之法,就是立即把门关上,躲在门后。或者已极快的收手到达对面,将机关关上,众人才能一同通过。
可是如此密集的箭雨,就算凭陈近南的身手,也无法反应这么快。
郑克爽用目光示意了一下陈近南,两人心中默契,陈近南点点头带着众人向后退了数步。
“二公子,您小心。”言语中难言担心,郑克爽对他笑了笑,抽出腰间长剑,一个纵步,闪身向前。
\"叮叮\"两声,郑克爽的长剑已经击飞了迎面射来的两枝劲箭。
他用的都是卸劲的手法,令箭头失准错开。
余势不止下,竟硬生生破壁深入盈寸,可想箭失的力道之大!
犹如暴风骤雨般的强劲箭雨,封闭了整个空间,白衣男子却是面色如常,身影飘逸迅捷,几个眨眼的功夫,竟已经到抵达长廊尽处。
陈近南看到男子安全到达终于送了口气,当众人到达长廊对面时,这才发现左方出现另一廊道,连接另一空间。
穿过廊道后,众人高举火熠。定睛一看,立时愕然以对,面前是两个一摸一样的四道石门!
这个寻宝,不过是,才刚刚开始而已!
——————————————
相隔千里之遥的京城,此刻吴三桂欲意造反的事情已经暗中汇报到了京城,康熙小皇帝震怒当即下旨给明珠、索额图准备庭议撤藩之事。
次日清晨,康熙便召集众王公大臣,在太和殿上商议军国大事,小皇帝居中坐于龙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大学士、尚书等大臣分班站立。
康熙拿出了朱国治呈来得奏折,说道:“云南巡抚朱国治上奏,吴三桂养兵买马有意谋反,对于这件事该当如何,大家分别奏来。”
诸王公大臣传阅奏章后,康亲王说道:“回皇上:依奴才愚见,不如削藩,让平西王吴三桂交出兵权。”
康熙道:“何以见得?你且说来。”
杰书道:“上次三藩藩主自请撤藩,皇上你您体恤他们的功劳和才干因而拒绝。可是没想到吴三挂包有歹心,这样的奸臣如何能容?”
康熙点了点头。
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白发白须,年纪甚老,说道:“以臣愚见,凭朱国治一人之言,并不能当真。此事须三思而行,不若朝廷温旨慰勉,侧边警告试探一番,说三藩功勋卓著,皇上甚为倚重,须当用心办事,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应慎重为之。”
康熙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为是?”
卫周祚道:“圣上明鉴: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