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演练,情况稍微好了些,步兵有了攻击重点的意识,部署兵力也有针对性的调整,炮兵也将观测所送到前线,虽然掩护射击和超越射击仍然时不时危及友军,但这种问题是双方的默契问题和能力问题,而在态度和意识上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进。
张少舫看见许鸣这些天一直没休息,除了基本的迎往交际外,一头扎入部队的训练中,有心要宽慰,“师座,咱们的进攻在国军系统中已经很不错了,以前的113师,是东北军的部队,打仗时也是一声令下,全部往前冲。”
如果矮子里面拔将军是不错,当时很多军官连基本的战术素养也没有,片面强调部队的勇敢与牺牲精神,只知道死冲硬打。许鸣可不希望他的部队在日军的精准射击和炮空攻击下死伤惨重,说道,“这是内战时的水准,甚至是清朝时期的水平,我们的部队即便做不到德军的完美,也必须做到日军的优秀。”
“师座,您觉得我军现在和日军相比,能否相当?”
“差不多,小鬼子的协同确实不错,但在装备上也一般,打仗比我们还依赖精神。”
“师座,我看明天的演习应该这样…”
问题一个个解决,部队间也逐渐在演练中找到默契,但许鸣总觉得他的部队还缺少些什么,或者说他的部队还要增加新本事。
说到增加新本事。许鸣第一个想到的是德国的闪电战,第二次大战中,德国人用这种先进的战术在初期狂虐英法苏等盟国,特别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有革命性的改变,但许鸣分析了中国方面的实际情况,闪电战在中国没有发挥的可能。
任何战略战术都建立在自身的能力之上,德军强大的参谋能力,高素质的军官阶层,完善有效的通讯联络,步兵、坦克、飞机的完美协同,使德军成为一架完美的战争机器,这些条件,中国一个都没有,许鸣不得不把这个念头深深地埋葬起来。
许鸣想的是另外一种战术,狙击战术。
狙击战术古代就有,比如用冷箭杀伤敌人,近代狙击战术应用最早的是美国内战,一战时期应用得比较广泛。但在许鸣看来,即便是一战时期的狙击战术也有极大的局限,狙击手完全属于步兵编制,和坦克属于步兵补充一样,狙击战术在当时无论是编制上,还是从战术思想上,都没有独立的成分。
狙击战术大发光芒是在二战,明年的苏芬战争,芬兰人将会用这种战术让苏联人大大吐血,战前苏联人比卢沟桥事变前的日本还要乐观,声称“只要把嗓门提高一些,芬兰人就会屈服!”苏联第一波就出动45万大军,进攻只有3万常备军,战前也才扩充到12.7万兵力的芬兰,但最后惨胜的苏联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死伤据赫鲁晓夫回忆有将近一百万人!仅仅获得了“埋葬他们尸体的土地”。
芬兰人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战绩,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和快速有效的狙击战术是重要原因,芬兰的狙击手们身着白色伪装服,踏着滑雪板,在冰天雪地里像杀鸡一样屠杀浑身冻着发抖,军官指挥僵化的苏联士兵,往往一个3-4人的狙击小组在半个小时内杀光苏联人的一个连,然后又呼啸而去,去杀另一个连!
芬兰人的战术完全可以借用,狙击战术的要求比闪电战要低得多,只不过作战环境变化,一边是寒冷的芬兰森林,一边是地形更加多样化,更复杂的中国。当时我们的抗战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阻击战例,日军在淞沪会战中,参谋本部视察班发给东京的报告就说:“中国方面的狙击教育极为彻底,日军军官受到很大损失…”但这种狙击战例和一战时期的狙击战术没有根本的不同,许鸣要做的是将这种战术大大升华,像明年的芬兰人一样,成为正规战重要的补充。
要想办好事,首先找对人,人选的问题颇费许鸣一番思量,这个人头脑一定要灵活,但也要有很强的牺牲精神和勇气。
师部的办公室,简约而且简单,许鸣正在批阅文件,前面普通的沙发上坐着两位军官,正是643团3营营长冷光前和641团1营营长柳俊生。
许鸣放下手中的笔,走到他们面前坐下,“你们好好考虑一下,这种事我绝不强求,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外在游击作战,可以提出来。”许鸣刚才把狙击战的要点粗略一说,用商量的口吻道。
“我愿意去,师座放心,交给我,我冷光前打了几十年仗,什么局面都经历过,我保证让小鬼子不得安宁。”冷光前毫不犹豫地说道。
“师座,我柳俊生保证完成任务。”柳俊生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