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初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热门推荐:、 、 、 、 、 、 、

    清朝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考县决口,至山东夺大清河道,东流入渤海。此后50年里,洪灾、旱灾、蝗灾便如跗骨之蛆一样盯上了山东人民,太平军、捻贼、响马、义和团轮番上阵,将圣人的故乡蹂躏得不成样子。

    1890年,山东济宁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济宁本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柳色嫣然的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客船在此处中转,给济宁人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灾祸。

    自从黄河改道以来,滔滔不绝的洪水无处投奔,便借道运河倾泻,因连年洪灾,庄稼绝收,以至匪患横行,饿殍遍野,在空旷的田野上,北风呼啸着肆虐,让暗灰色布满铅云的天空更显得萧瑟。

    这是顾敏来到清末的第一天,一开始就显得非常不顺利。

    时空传送总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顾敏被传送到1890年的清朝以后发现,地点没错,但是时间却比原定晚了三个月。

    邱少卿的寡母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留下无依无靠的少卿只好到苗庄村投奔了自己的亲姑姑。

    好在两个村落相邻,顾敏便用之前已经准备好的独轮车推着行李往苗庄村行进。

    这一路上泥泞的道路可让顾敏吃了一番苦头,鲁迅先生曾道:“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顾敏今日算是对这句话有了最深刻的理解。

    这黄土铺就的小路上或许是前日下过雨的缘故,变得如沼泽般泥泞,一脚下去便是一个深坑,单单是走路就要小心翼翼,更别提推着独轮车的顾敏了,这短短几里路就走的分外艰辛。

    刚开始顾敏还有兴致欣赏这北方湛蓝、高远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田野,不一会儿就气喘嘘嘘,出气多进气少了。

    常言道:屋漏偏逢连夜雨,平静的田野上突然之间刮起了猛烈的北风,风沙扬起尘土,灰头土脸的顾敏拭了拭被风沙吹得流泪的眼睛,便看到一股黑云从北方浩浩荡荡的袭来,遮天蔽日的气势宣告了今年山东第一场初雪的到来。

    “看来要下雪了。”顾敏自言自语,“得尽快找个地方避雪。”

    顾敏暂将独轮车停住,眯着眼睛超前方看去,正前方约500米处正有一个小木屋,在空旷的平原上显得分外高大、醒目。

    顾敏努力睁着2.0的眼睛仔细观望,小木屋低矮的屋檐旁边迎风招展着一杆鲜红色的大旗上,旗子上一个大大的“酒”字,红底黑边分外引人注目。

    要是空间能在升级一些就好了,顾敏边走边想,现在她的空间还是和现代一样是单纯的储物空间,存满了她之前为这次任务准备好的大量货物。

    但是空间的大小是有限的,考虑到在清朝生存的艰巨性,顾敏多储备的是衣食住行相关的东西,当然还有提前下载打印好的各种书籍,这些东西已经把她本来就不大的空间给占满了。

    由于空间不能带生物,马车、驴车之类的根本想都不要想,至于更加高端的越野车,顾敏根本就没钱买。

    “呼哧、呼哧……“顾敏推着独轮车在大冷天出了一身的汗,到了酒馆门口,她弯下腰将独轮车稳稳的停好,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小酒馆。

    这酒馆小小的,只有一间门脸,一个木制的棚子架在前面,既可以遮风挡雨,在夏天时又可以多摆放几件桌子。

    在棚子前面,酒红色的旗帜正挂在棚子旁边的支柱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子上的“酒“字写得苍劲有力,比顾敏在现代时见到的所谓的“名家之作“要好上许多。

    棚子下面有几条低矮的长椅,和几张桌子一道被整整齐齐地码在墙角,许是看到有客人来,一个包着绿色头巾大约四五十岁的妇女从虚掩着的门内走出,热情地喊道:“哎,大姑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