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零库存,王姓委员听的很认真,接着问了几个问题以后,说道:“苏城,你觉得这个零库存的供应链,是否能够移植到国企中来?”
大华内部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苏城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我觉得,中小型国企经过改革以后,能够应用零库存的供应链,但有困难。大型国企要做这种供应链模式,需要领导者相当的魄力。”
此时的大型国企,多是从五六十年代发展过来的。现在员工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国企人了,互相之间的联姻使得国企内部的关系异常复杂,除了推倒重来以外的改革,每一个都是一次挑战。苏城说是魄力,需要的其实远远不止是魄力。
这等于是要国企转变管理模式了,对一个官僚机构来说,不会有比这更困难的东西了。
王姓委员默默点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苏城生怕他让大华帮哪几个企业搞供应链改革,忙道:“我觉得循序渐进比较好,而且,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风格,大华的零库存供应链和丰田的其实已经不一样了。而且,国外的大型跨国企业,也不是都采用这种方式。”
“嗯,如果让你来改革一家大型国企,你能做到吗?”
苏城不由的表情怪异起来。这种场合说的大型国企,估计都是副部级上下的企业了。他小心的道:“我的级别和资历,恐怕不能撑起一家大型国企。”
“过几年说不定就够了。”王姓委员呵呵笑了两声,留了一个话头。
周老拍拍手,岔开话题道:“行了,咱们继续说海沧计划吧。我先问一下,大华和中石化,有没有合股经营的意向?”
两人都惊讶的看向周老。
周老笑着摆摆手,道:“这个不是强制要求但是,如果你们愿意合股经营,而且,双方认为合股经营有利于海沧计划的实施我们推荐你们搞一个合资公司,专门做这个海沧计划。大华和中石化各有优劣,假如能够发挥各自的优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苏城和宣总互相看了一眼,心知是大华的差异化竞争起了作用。
领导们希望合股经营,其实就像是消费者在商场选购商品的时候,经常说“要是这两个东西的功能合并到一起就好了”一样。差异化的竞争模式让双方的优点和缺点都突出了。
事实是商场里的商品不可能具有全部的优点和缺点,大华和中石化也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差异化的要点。
倒是宣总觉得大华已经是技穷的黔驴了如果大华差异化的战略都不能成功,委员们一定会倾向于更有经验和资本的央企中石化。
于是,他主动问道:“如果我们不选择合股经营的话,结果会怎么样?”
“那我们就再讨论。
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是要拿出结果的。或者你们商量合股,或者我们把项目给其中一家……”
苏城不禁问道:“如果合股的话,比例呢?”
“你们自己商量。”
此话一出,宣总不由笑容满面,道:“苏董,你怎么说?”
苏城登时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
海沧计划的建设是相当复杂的加上中石化这样一个官僚机器估计会有不少麻烦。不过有他们的参与也会少掉不少麻烦,资金的压力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压力也小的多。
但苏城不是没有尝试过让中石化参与海沧计划的合资。当日的宣总拒绝了现在再选择合作,又能得到几成的股份?
而且,如果大华选择合股中石化选择独资,又会让大华显的心虚。
“苏董?”宣总笑吟吟的看向苏城。
几名委员也看向苏城。
这时候容不得犹豫,苏城断然道:“大华要求独资经营。如果允许我们运作海沧计划的话。”
宣总目光一凝,忍不住道:“大华的信心这么强?以二三十亿美元的资产,运作70亿美元的项目,大华的胃口真大。”
他以为苏城至少会把炼油项目让出来的。哪想到大华竟然要一口吞下去。
苏城做出了决定,再没有犹豫,森然道:“大华对中石化的官僚主义深表忧虑,我们不会把自己陷入到中石化迟钝的管理危机中去的。所以,大华强烈要求独资经营。”
“什么?”宣总没想到苏城这样说,惊讶坏了。
苏城静静地道:“中石化人均创造的价值还不到1万元,只有大华实业的十分之一。容纳中石化,会让海沧计划的利润大打折扣。至于融资问题,大华已经有很多准备了,也曾向委员会递交过专门的文件……”
被当面这样评价,宣总气的面红耳赤。
周老此时却摆摆手,道:“不要吵。大华的意见我们收到了,中石化的意见呢?”
这有点拉偏架了宣总能说什么,咬牙切齿道:“中石化也要独资经营。”
“那么,投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