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七年,八月十五,京畿道汉城,作为中秋节,汉城却一点也没有节日的气氛。篝火延烧,烽烟蔓延,整个汉城都处在战时动荡之中,凉风吹过,街上会传来一阵阵的腐臭味。
天色黑下去,大且圆的月亮升上半空,偶有乌云掠过,遮盖住美丽的月色。枪声,偶尔响起,但不会持续太久,不时还会听到小孩哭狗儿吠的声音。
奉恩署周围一带,用砂石麻袋垒起了障碍物,且试图阻挡暴乱向这里延续。障碍物旁,值班的大兵三五成群蹲在一起或耍钱或喝酒、聊天,他们的枪全部交叉撑起,整齐的摆在篝火旁的一些地方。
奉恩署里,袁世凯阅着电报房新鲜出炉的电文。是中堂大人的电报,字数不多,责令他务必掌控朝鲜政权,不能让日本人再发布对我大清不利声明。……我方叶志超、聂士成不日便会率兵登陆朝鲜前来支援。
接到命令的袁慰亭,一直坐在奉恩署签押房考虑着电文中的内容。沈狱的电报可以不予理会,但李鸿章的命令不能不听,在北洋系统混,中堂大人的话犹如圣旨一般不能违背。
考虑约一根烟的时间,他突然站起来,对外面亲兵喊道:“金子,让伍起军集合弟兄们。……还有让人传令方伯谦,也让他领他的属下一起过来这里集合。”亲兵小金子转身要离去,袁世凯语气急促的补了一句:“让传令的人告诉方伯谦,是中堂大人的命令。”
主意已定,袁世凯的精神为之一振,连日来犹豫不决悬在头上的阴霾一扫而去。这回要正正堂堂的与小日本干一仗了。
不得不说,袁世凯训练的新军比方伯谦手底下北洋淮军要好使许多,不到半响就集合完毕。作为副官的方伯谦虽受袁世凯节制,归根到底,他是瞧不起年纪比他小的袁世凯。没半点诚意,大半个时辰过去,淮军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知道方伯谦不肯配合,摇头轻叹,袁世凯打算甩下方伯谦自己单干了。他站在一处较高障碍物上,对着底下两千多弟兄说道:“刚才接到中堂大人电文,让我部今晚务必拿下被小日本控制的景福宫。我的那一套大家也清楚,不再多作动员,……打赢的话,继续吃香喝辣,打输了就等着挨揍吧。……下面各自检查装备,等下各队官到我处集合,我有任务分派。”
任务一道道发下,一些军官接到命令便领着一队人马匆匆离去。陆续的只剩下了最为嫡系的一千来人。分派出去的弟兄,一拨去堵日本人领事馆,另一拨包抄大院君的府邸,还有一拨当先锋前去景福宫踩点。
袁世凯对着剩下的一千多兄弟,大声吆喝:“弟兄们,走起,跟我到景福宫瞧瞧去……”
这些天的汉城仍处于暴乱中的漩涡,此时的百姓彷如丢三魂剩不到七魄。政府机构失控,景福宫里不时的传出枪声,百姓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混乱当中,除了哀嚎只能听天由命,更多趁火打劫的人加入暴乱中,各种人间惨剧陆续在汉城内上演。
处于秩序瓦解状态,惶恐的百姓忍不住觉得,朝鲜国是不是要完蛋了。然而,几天过去,暴乱渐渐平复,听说大院君掌权朝鲜,汉城局面基本能够稳定下来。
城墙处贴出告示,一切都已经过去,百姓们可以如以往一般过日子。朝鲜平民又不是傻子,眼瞧着不时的还有枪声传来,还是躲在家里等上一些时间更安全。
今晚的中秋节,迎来了汉城暴乱以来久违的平静。夜色降临,有些平民从门缝望向街头。一支手持洋枪的清*队,悄无声息的向景福宫方向走去。
这些平民觉的匪夷所思,汉城暴乱开始,上国官兵根本没有任何动静,如今却出来趁这场热闹?不过,在汉城居民心目中,上国官兵要比日本官兵甚至比自己国家的官兵来得靠谱。要知道,当初也有过汉城政变与混乱。每次,都是宗主国大清出面才平定、恢复汉城的秩序。
袁世凯亲手缔造的新兵.效仿西洋诸国而训练,对他的忠诚度非常高,战斗力恐怕在整个北洋系统中也是屈指可数。
这些天士兵军官们憋闷得够呛,袁世凯一直约束底下兄弟不让加入暴乱争端。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对他有一些怨气,要知道,每逢动荡就是建功立业好时机,即便不能建立功业,抢些贵重物品,能玩上些高丽娘们那也算十分过瘾的。瞧瞧人家方伯谦手下的弟兄们,那个是过得舒坦。
不过那已成为过去,此刻轮到他们了。士兵们个个像打了鸡血,走起路来更是昂首挺胸、耀武扬威,此时的这支军队斗志已达到顶峰,就是不知道这些斗志能不能用对地方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