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各国的记者与明星的关系还是相对融洽的,只要不是某个明星犯了大错,记者一般不会问出让人难堪的问题。
王梓钧挽着赵雅芝一路走过,时不时地和记者很随意地聊天,摆两个造型给他们拍照。红地毯快要走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记者注意到他们,纷纷抛下原定的目标过来采访。
没办法,《上海滩》太火了。
评委席上几位国际著名影人纷纷侧目,一个马来西亚的导演用英语说道:“那个就是拍摄《喋血孤城》的王梓钧吧?好年轻啊。”
“是啊,真是了不起。”山本萨夫想起前几天,众评委在观看《喋血孤城》时的那种震撼。他们都是亚洲著名的导演和演员,看参展电影自然会更多地带着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可是越是审视和探究,越能挖掘出导演更多的意味和匠心,画面精美、场景宏大、战争场面是独树一帜的大写实、镜头运用精妙而奢侈、人物塑造鲜活、细节捕捉巧妙……总之,它的优点好像永远挖不完,唯一不足的,或许就是剧情稍显单调,因为它是一部战争片,主要以英勇和热血为主。
曰本战后无论文学还是电影,所有艺术流行的是反思,所以也有曰本导演提出这部电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面做得不够,只是在表现中[***]人的英勇而已,因此虽然商业价值很大,但艺术姓不佳。
片中没有刻意抹黑曰本军人,因此这些曰本影人大都并不抵触这部电影——其实他们自己前些年就在使劲地抹黑曰本军人,说得更仔细一些,他们使劲地抹黑军部。直到这些年曰本经济逐渐恢复,自民党有意无意地打压左翼,右翼沉渣开始复起,这些反战的思潮才慢慢地少了下来。
“他是个很有创新精神的导演,听说还白手起家创办一家电影公司。我认为可以把他邀请加入亚洲电影制片人联盟。”
“不,他太年轻的了,而且他的公司只拍了两部电影,不符合标准。”
山本萨夫说:“但不得不承认,他电影里的新手法、新思想,足够我们学习一两年了。我敢保证,这个年轻人未来会是亚洲数一数二的电影大师。”
“谁知道呢?不过我觉得我们给他准备的那份大礼已经足够了。”
“不错。”众评委笑道,那一份礼物不过是个巧合,但足以表示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王梓钧和赵雅芝落座,他们旁边是两个来自泰国的明星。他们见到王梓钧和赵雅芝后,连忙合十作揖,就像是追星一样,索要着两人的签名。
颁奖台上,两个韩国主持人用蹩脚的英语主持着仪式,王梓钧在下面只听懂了几句。
他昨天也问了一下,为什么亚太电影节没有最佳导演等奖项,结果得到的回答让他哭笑不得。
从18年前亚太电影节的前身东南亚电影节开办以来,每一届都是有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的。
但由于今年电影节改革,不仅方式改为影展,连内容都改得面目全非,现在许多评委都没搞懂到底必须要搬哪些奖。
王梓钧听了觉得莫名其妙,这他妈什么乱七八糟的。
在此时的亚洲,金马奖设立不过十年,香港金像奖还没开办,东京电影节更是影子都没有,就数这亚太电影节资历最老,影响最大。
可是尼玛的这样乱改,坑死多少人?难怪没两年就被金马奖超越了,到后世更是因为没有赞助经费被停办两三届。
王梓钧不知道的是,他中大奖了,几十届亚太电影节,就这一年因为改革最乱,下一年都会有杰出导演之类的奖项,再下一年就会恢复正常。
台上的女主持人正在公布那什么人道主义奖,王梓钧听都懒得听,他决定明年再也不来这坑爹的影展了,纯属浪费时间。
“下面要颁布的是特殊技术奖,获得该奖提名的有《示威怪物》曰本,《工业改革》马来西亚,《喋血孤城》中华民国……”
不同于王梓钧的蛋定,赵雅芝听到主持人的话后,激动得使劲摇王梓钧的手臂,高兴道:“老板,我们的电影,我们的电影……”
“载中,获奖电影还是你来念吧,我太激动了。”女主持抚着自己的胸口说,“前几天我有看这部电影,你知道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吗?”
男主持很配合的问:“是什么样呢?”
女主持说:“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天啦,这是人拍出来的吗?”
男主持哈哈笑道:“你这是在骂导演咯。”
女主持摇头道:“不,这不是人拍出来的,这是上帝的杰作。”
男主持马上用朗诵诗歌的语气说:“第18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