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魏蜀相争(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望,恳请蜀汉可以出人出力,协助其完成心愿。

    书籍在这个时代是较为贵重的物品,抄录也好,刻录也好都是手工出力,速度慢不说,也容易出错。所以书籍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流传,绝大多数人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传授自己的技艺。

    李当之的请求为刘禅又是打开了一扇门,一定要著书,不仅仅是医术,各行各业都要有专门的书籍,用来传授技艺。如此才可以使更多人获得知识,这些技艺也不会发生失传的现象。

    南方的马承和张翼得到了刘禅的密诏,于是开始了和南方诸国的谈判。大量的盐,铁矿以及珍奇异宝运往川中,各州府郡县中老旧的军械同样送往南中。蜀汉兵士嫌这些军械年头久了不禁用,到了南方的外国人手中,却是成了神兵利器。

    率先得到武器支援的几个国家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掠夺,每个国家也不过是只有五六百人配备蜀汉的军备而已。就是这五六百人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战连捷,大砍大杀的一塌糊涂。见到好处,各国更是不再犹豫抓紧与蜀汉商谈,只是此时的军械也随着行情水涨船高了。

    ……

    黄崇和荀勖还在江东与吴人商谈,蜀汉和曹魏又是开始了新的对决。刘禅和姜维的离开使得长安的兵力减弱,廖化虽然是蜀汉的宿将,但在敌国眼中并不是什么难缠的人物。

    趁着吴国没有动作,司马昭调集了八万余人会同钟会在新野的四万援军共计十二万人人马,杀奔长安。东方没有吴国入侵,自然可以抽调些许兵力来支援作战,江东暂时的平静下,魏国得到了和蜀汉公平的战机。

    如果魏国趁势夺回长安,荀勖与吴王的商谈自然也有了底气。相反,蜀汉的使者在事实面前还有什么可以拉拢东吴的资本么?

    孙吴抽身事外,成为了一名客,因双方都有使者在吴,所以吴人不可能在此时采取任何的军事行动。

    隔岸观火,缓兵之计,何尝不是东吴有意为之的策略?

    似弱小的东吴并非是任人鱼肉之辈啊……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蜀或魏无论谁胜谁负,吴国都是赢家。从有被蜀魏吞并的尴尬境地,到如今捡便宜热闹的路人,吴国没有违背与蜀汉的盟约,也不在曹魏有使者停留江东时采取没有道义的军事行动,这是最为聪明的做法。

    留守长安的蜀军有四万余人,其中两万五千人驻守在长安城,余下的一万五千余人分别驻扎在左冯翊,右扶风。

    魏军毫不客气的先挥军攻取左冯翊,蜀汉守军见魏军势大,不敢出城迎战只得紧闭城门死守不出。司马昭二话不说立即挥军猛攻,蜀汉将士浴血奋战坚守城池。无奈城中的百姓都是新附于蜀汉,见城外的魏军如此之多,几家大族联合在一起,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可怜五千蜀汉将士被十几万魏军攻杀,最后全军覆没。

    廖化不断的调集附近兵力聚集在长安,一面固守,一面在城中各处屯驻人马,防止左冯翊的故事重演。长安城中的这些个世家,虽然对蜀汉做了妥协,可家奴家仆一时也不能散尽。甚至许多世家对于蜀汉的执法力度还抱有疑问,并没有遣散家族的仆役。

    但是这些仆役,拿起刀枪武器就可以上战船,数万人的私人武装在城中若是闹将起来,廖化等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好在军情已经传往姜维以及川中,只要守得住长安些许时日,川中以及雍凉的救兵便会赶到。

    廖化想到的,司马昭和钟会也是想得到。魏军潮涌至长安城后留下数万人马屯驻在附近,大军径直越过长安攻取附近的州郡府县。周围歌城的兵力尽数聚集在长安,本不充裕的守军更加的薄弱。被魏军一连数日攻打,加上内部百姓并不支持蜀汉,相继被魏军攻破。

    廖化眯缝着眼睛每日都在城头观外面的形势,姜维在雍凉可用的军队也不会多,川中来了援军恐怕也多是新军。和司马昭这十几万魏兵一比,蜀军在人数和战力上都处于明显的下风。毕竟蜀汉常规兵力是不能与曹魏这样数倍于自己的大国做比较的。

    外面魏军占领的城池不断增多,城中世家百姓的情绪也随着不断变化。每日里这么拖延不是个办法,廖化长叹一声,召集马脩,杜珍,蒋斌等将领到府中议事。

    ……

    得到魏军入侵的消息,姜维放下稳定雍凉的工作,召集了自己的精锐部队连忙赶赴长安。与此同时,魏将钟会也布置好了一切,安心等待蜀军自投罗。

    (本书qq群:22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