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大明皇家银行(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傍晚。

    武英殿之中,父子两人的对话还在继续。

    “爹,孩儿认真调查了此事缘由,认为除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管制之外,还需要提高百姓的生产能力,否则大多数的底层百姓依靠朝廷的预备仓、常平仓与以工代赈,仍然无法对抗灾荒之年。”

    朱高煦思索片刻后,郑重其事的回答道。

    “本朝预备仓乃是你太祖爷爷独创,为大明的安定贡献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常平仓以及地方上的乡民义仓,岂会无法保障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度过荒年?”朱棣皱眉问道。

    他问的并非没有道理,在洪武元年,朱元璋便下诏,令当时的户部尚书杨思义主持在天下各府县建立“预备仓”,贮存粮食,以备灾荒。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之后,大明的预备仓制度逐渐完备,终于出现了史书上记载的情况“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外,府县仓禀蓄积甚丰”。

    遇到灾荒后,官府可以将预备仓中的粮食借给百姓度荒,不过等灾年过去后,借出去的粮食百姓要还回去。

    于是,大明独创的预备仓为天下的安定,以及恢复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为了在灾荒之年平抑物价,朝廷还专门设置了常平仓。

    每年收秋之后,朝廷出钱收购市场上多余的粮食,遇到灾荒之年,平价售出,用来平稳物价,使得底层百姓不至于在灾荒之年无以为继,沦为流民。

    为了保障那些无劳动能力的百姓,在灾荒之年不至于饿死,每逢流民增多,朝廷就会下令地方官府开仓赈灾,而开的这个仓便是朝廷在各地组织地方乡民建立的义仓以及预备仓。

    另外,为了应对旱灾,朝廷主持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此类工程基本上是官督民造,即史料记载“度工计材,俾父老之习事者董其役。未几二皆成,时其启闭,以禁旱涝。”

    除了兴修水利和开仓赈灾以外,大明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主要措施就是以工代赈。

    史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崇明及海门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堤”,将灾民附着在工程之上,便可使灾民有事做、有饭吃,不至于为了活命而杀官造反,抢夺粮仓。

    由此可见,大明应对灾荒的政策,已经十分完备了,故而朱棣非常不理解朱高煦为何会认为预备仓、常平仓及以工代赈不能让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度过灾荒之年。

    “爹,预备仓乃是爷爷创立的天大善政,活民无数,可此制仍存在不足之处。”

    朱高煦没有让朱棣久等,直接说出了不足在哪里。

    “虽然朝廷出钱买粮,由地方官府建立预备仓储,但是直接管理预备仓的却是乡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从秦汉以后,当朝的官府机构只到县为止,即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因为县之下的乡村教化、查证调停民事纠纷、收税等管理事务,皆要依靠三老负责。”

    朱棣知道秦汉时期的三老其实是一个人,并不是三个人。

    《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