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确定了以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为B题的主调,在看到四个小问的那一刻,整片论文的框架方舟已经了然于心。
【问题一,需要以车流量、平均行程延误、实际平均速度建立道路通行饱和度模型,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饱和度的不同自变量进行分析,从而用于评价小区开放之后周边道路通行造成的影响。】
【问题二,需要将车辆通行分为多种情况进行建模,对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的交通能力建议等概率模型和非等概率模型,分别代入第一问的饱和度模型,予以讨论。】
【问题三,对小区的类别形成了分类讨论,既然如此,就小区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和车流量进行建模,将小区大致分为几类,就道路通行情况与前两问的交通模型进行分类讨论。】
【问题四,需要根据前三问的研究结果,向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一问并非是纯文字性的作文,而是在前三问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充分的汇总,对不同类别的小区分析其最大通行能力和基本通行能力。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理论支撑的合理化建议同样是空中楼阁,好看但不实用。】
进入状态的方舟咬着巧克力,飞速的敲击着键盘,很快把整个论文的大纲编制出来发给了还在查阅资料的两人,让其进行细节上的补充。
两人愣了一下,看了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时间才不过走了三个小时,方舟就把整个论文的大纲编了出来,实在是有些过于恐怖。
快,太快了。
办公室里的其他队伍此时都还在纸上绘制船锚力学系统的示意图,根本没搞懂题目的意思。
不过既然队长安排了任务,两人自然一丝不苟的开始执行。
暂停了手头的查阅工作,开始细细的研读方舟所做的大纲文件。
建模的进程就是这样,一步先,步步先。
先一步完成了论文的骨架制作,便能先一步开始论文的建模解答。
先一步完成论文的模型研究,便有充分的时间反过头来对细节处进行修改和完善,还有时间对已经建立的模型进行查缺补漏,增加之前没有发现的角度和变量。
这是方舟作为队长,相比于其他队伍来说的最大优势。
窗外的繁星渐渐爬上了夜空,与点点清冷的星光不同,办公室内的气氛依旧火热。
“哈哈哈,我终于算出来了,浮标的吃水深度是0.34m。”坐在角落里的一名参赛队员看着电脑上的数据惊喜的对着队友笑着说道。
声音不自觉传到了周围成员的耳朵里,地方小就是这点不好。
不过这点并不能算作违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自由,别的队伍做出来的数据有时候并不靠谱,听信之反而会成为扰乱自己队伍思路的最大障碍。
“傻X,浮标的重量咋也吃水过了一米了,能算出来三十多厘米也是个人才。”旁边类似的声音时有响起。
对于A题这种,具有确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