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扬州城内的明军真正实力,对明军死守扬州的决心,周王朝方面其实就是存在这误判的。
造成这种误判的原因主要还是周王朝对明王朝方面的情报收集比较有限。
虽然周军已经先后设立了陆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处这两个主要的军事情报机构,但是情报的收集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周王朝翰林院里,还有一个情报科,但是这个情报科暂时来说是对内不对外,主要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大周王朝内部里的顽抗分子,残明余孽,潜在的叛乱风险上。
针对明王朝方面的情报收集,其实主要还是陆军情报局负责的,而海军情报处的话,成立的时间比较晚,精干力量比较有限,同时也因为海军的特殊性,所以海军情报处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放在了郑芝龙所部以及部分明军水师的情报收集上。
陆军情报局对江北地区的情报收集虽然持续进行,但实际上也只能收集一些公开消息,并且受到通讯困难的问题,很多情报哪怕是收集到了,但是依旧没办法迅速传回后方进行汇总。
情报方面的工作有些滞后,也是导致了周军方面对扬州城内的明军实力以及守城的决心存在着一些误判。
当然了,大体兵力以及火炮数量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能够收集到的。
误判的部分,其实是对明王朝在江北方向的主要军事负责人出现了误判。
周军方面,认为江北地区的最高明军负责人是熊文灿,当看到熊文灿都是亲自坐镇扬州,并带着五万多大军亲自坐镇扬州的时候,自然也就认为明军想要死守扬州了。
但是并不知道明军内部的矛盾如此复杂,熊文灿根本就指挥不动邱家裕,更不知道邱家裕一心想要自保,根本就没有打算在扬州和周军死磕。
别说周军方面不知道了,就算是明军内部的其他人,也是不知道邱家裕有这种想法了。
毕竟目前来说,这扬州府和淮安府可是他邱家裕的地盘,是他用来养军的重要支撑。
虽然邱家裕如今到了淮安那边去,但是也没人想过邱家裕会轻易放弃扬州,甚至是放弃整个江北。
更加不知道熊文灿这个江南督师,竟然是无法指挥邱家裕。
这种情况,在之前的王家祯时代,张国维时代里可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以前的王家祯也好,张国维也好,甭管他们打仗的实力怎么样,但是都能牢牢掌控住下面的各巡抚,总兵们。
哪怕是当时强势的张国维,也不得不听从王家祯的安排。
但是话有说回来,不管周军方面是否对扬州方面的明军出现了误判,但是这其实都不重要。
反正周军打这一次的春季攻势,是摆出来了狮子搏兔的架势。
动员了整整三个军在整个江北战线上发动攻势呢,扬州那边的战事,也不过是整个江北攻势的一环而已,顶多就是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环。
乾武四年,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三,郭东岩通过金陵浮桥抵达江北,视察并慰问了驻扎了金陵城北岸的部分官兵,同时召见了江北的各部军事主官,包括第二军军长李德中将,第五军军长凌晓忠中将,第十军军长刁一舟中将。
去年年底的一系列改革里,因为增设了多个步兵师,同时混成旅的旅长也是少将军衔的情况下,郭东岩调整了部分军长、师长、旅长等将领的军衔。
部分军长的军衔,主要是统辖部队比较多,或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以及第十军的这四个军的军长提升为中将。
也就是第一军军长王晰哲中将,第二军军长李德中将,第五军军长凌晓忠中将,第十军军长刁一舟中将。
各步兵师的师长军衔则是调整为少将,其中第一步兵师这个王牌主力部队的师长比较特殊,现任师长乃是陈大,中将衔。
步兵师下属的步兵旅旅长,则是为准将。
而混成旅的旅长则是少将,不过也有几个混成旅的旅长是准将。
目前周军陆军的职务和军衔的搭配,是有弹性的,通常有两个军衔根据不同情况授予。
比如军长的军衔是中将或少将
师长的军衔是少将或中将。
混成旅旅长的军衔是少将或准将。
步兵旅旅长的军衔是准将或少将。
步兵团、辎重团的团长军衔为中校或上校。
炮兵团、骑兵团的团长军衔为上校或中校。
还有部分特殊的暂编团、混成团则是配属上校或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