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其实,这主要是和墨家的组织结构有关。同为诸子百家,墨家与儒家和道家,其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纪律严密的组织,有一整套完善的机构和理论。墨家之人等级明确,职责分明。这也是刘一手知道宋易身份后称其为少主的原因。
而两人此时所讨论的正是关于玻璃烧制一事。
宋易接过刘一手递过来的失败品,看了看,确实达不到他心中所期望的那样。按道理,烧制的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为什么不成功呢?
宋易沉思着。
其实说起这玻璃,还是和欧洲有关。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见宋易邹着眉头,刘一手有些犹豫,然后补充道:
“少主,我们烧制的时候还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火大一点的时候烧制出来的成色稍微好一些,火候不够的时候烧制出来的成色就差一些。”
火候?宋易不停地咀嚼着这两个字眼。突然,宋易眼睛一亮——温度,没错,就是和温度有关。
刘一手这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宋易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刘一手他们烧制时使用的都是木炭,温度不够,难怪烧制出来的都是劣质品。
那么如何提高温度呢,宋易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焦炭。
焦炭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南宋时期,元朝以后才开始大量使用,所以,唐朝是没有焦炭这玩意的。
于是,宋易把焦炭的一些制作方法详细告诉了刘一手,让他想办法搞些出来。
其实,宋易想着烧制玻璃也主要是心血来潮,前段时间他往莳花馆跑的时候就听金绣娘抱怨过,说什么铜镜看的不是很清晰,宋易记在了心里,于是,就有了刚才那一出。像到时候给金绣娘一个惊喜,好博美人一笑。
其实,不只是玻璃,连香水香香皂这些东西宋易都在同时张罗着,想必不就就会有结果。
为了博美人一笑,宋易也是煞费苦心啊!想必这些东西一出,必定能风靡整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