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后面罗氏兴起,哪怕崔氏想要去投资也来不及了。
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来得合适?
若是崔氏此前便同罗家有了来往,何至于现在处境这般尴尬?
但众人依旧没有私心,便是问道:“若是不齐公不愿出面,可有何提点之言,最起码稍缓我崔氏如今困境,亦为不差。”
崔民寿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道:“若说这个,吾父倒是曾有所言。既然如今朝廷喜用科举,那我等便招募天下贤才,亦为我崔氏助力。”
大家都是聪明人,一听也都明白了,无非是用权财笼络他人。在双方建立联系的同时,也让他人为崔氏所用,双方各有所得。
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毕竟这样也不会对崔氏造成多大影响。而只要上了崔氏的船,再想要离开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便在众人沉吟思索的同时,一个约摸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环顾身侧,拱手说道:“启禀父亲,若真以此策,孩儿倒是有个想法。”
这青年名为崔敦礼,乃是崔民寿之子,自幼十分聪慧。听得崔敦礼所言,崔民寿亦是恍然问道:“元礼你有何言,但说无妨。”
崔敦礼轻轻点头,说道:“既我崔氏要招募贤才,不如就在这博陵之中,开设论才之会,让河北群英齐至,比较诗文及策论,择其优者抚之。”
崔民寿还没有说话,崔民干便是有些惊喜,朗声说道:“贤侄果然机智,如此一来,河北英杰悉入我崔氏囊中矣,岂不妙哉?”
“到时候再以女妻之,这些贤才便算是我崔氏之人了。有良才在手,哪怕是科举之制又能如何,难道族中还会无人呼?”崔民干大笑道。
崔民寿显然也很满意,淡淡点头道:“此策确实有其可行之处,毕竟我崔氏威望由来已久,兴办区区一诗会自然没有多大问题。”
众人相视一眼,亦是觉得可行,此事就此议定。
崔氏的行动速度还是极快的,他们分向各郡传出消息。欲在博陵开设诗会,只要有贤才之人,大可前往参与,崭露锋芒。
只要才学能够名列前茅,便可娶崔氏女,为崔氏所扶持。到时候顶着崔氏的明天,无论到哪里都是响当当的了。
毕竟如今世家的影响力还是极大,尤其是崔氏这样的士卒,传承已有叔伯上千年,乃是昔日齐国姜氏演变而来,真正的历史悠久。
这样的大家族说话,还是和有信服力的,若是能够得到崔氏扶持,几乎就是一步登天了,比起到朝廷担任官职还要直接一些。
毕竟想入仕为官,除了科举考试还有其他许多的步骤。最终也未必能够得到什么好差事,说不定就得从基层干起,哪里有做崔氏的姻亲来得直接。
因此得到这个消息,几乎大半个河北的青年才学之辈都开始嗷嗷叫了。这可是大好的机会,朝廷的科举三年才一次,下次还得等个两年时间。
但崔氏开设诗会,且最后招亲的机会,可是少之又少的。若是错过了此次,日后着实是难得,大丈夫生于世间,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