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也是长舒了一口气,汤若望和李之藻也是。
他们紧不紧张?
紧张得全身都在冒汗,深怕哪里出问题了。
现在朝堂的局势谁都看得清楚。
军委会、格物科学院、北京大学、农政院、大明国土管理部等等这些新成立的部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都在慢慢出政绩,有无数双眼睛都盯着。
成了,自然是利国利民,有千秋之功,一旦出了一点点问题,就会立刻就有站出来借机发难。
所以新政派现在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做,如果不是皇帝无条件全力支持,这谁愿意干啊!
饶是如此,大家也都每天在焦虑中度过。
你看徐光启一把年纪了,还天天加班加点,带着人起早贪黑。
孙胡子也六十六岁了,每天都在焦虑中入睡,在焦虑中醒来。
天天被人骂,那些言官为了博得清名,什么话说不出来?
可政治这东西就是这样,言官们就算再无耻,也得在那里放着,这就是政治掣肘。
若不是之前注意力都在新农政和辽东边事上,格物科学院早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而现在新农政的推广已经成了大势所趋,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都已经全面在落地。
随着辽东战局的稳定,某些人已经将注意力开始转移到格物科学院、北京大学上面了。
徐光启要是连这个都不懂,来做个毛线的工部尚书。
崇祯面色淡然,却扫了一眼群臣,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刚才韩爌第一个出来装逼说要买的,崇祯用和善的目光看着他,一副朕等你掏钱的样子。
韩爌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后,站立不住了,连忙道:“陛下,此物确实能抽水,但若要灌溉良田,需要大量的水,此物的容量如此之小,怕是不合适于良田的灌溉。”
哟呵,你们倒是死了的鸭子嘴硬啊!
崇祯双手叉腰,一副朕今天为了让你们掏钱,奉陪到底的架势。
这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新学与儒学之间的斗争问题。
蒸汽机是新学的产物。
崇祯道:“传统的筒车运水灌溉是利用了河流的水流动力,诸位爱卿刚才也看到了,蒸汽机是不需要水中有水流的,它只需要加入木柴和煤炭,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刚才的操作,就可以把水运输上来。如果各位觉得水少了,等抽完一部分水,可以把出水阀门关上,重新按照刚才的步骤再操作一遍。”
“我们做过测算,半个时辰可以操作3遍,理论上一天可以操作72次,每一次抽出来的水大约有5000斤,一天可以抽出36万斤水。”
“灌溉一亩良田需要的水是1万斤水,也就是说一台蒸汽机一天可以灌溉36亩田,一个月可以灌溉1080亩良田。”
皇帝仔仔细细算着这些账,听得大臣们一愣一愣的。
大臣们心里不爽,这皇帝真的是不让人活,一笔笔账算得是清清楚楚,你这不读圣贤书,专门搞这些歪门邪道,不是圣君所为啊!
算下来,崇祯道:“蒸汽机最大的好处还并仅仅是提高了抽水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节省了许多人的劳动力。”
可能这个时候跟大臣们说节省劳动力,他们还不是很理解,一旦进入商业社会,就能切身感受到劳动力的宝贵了。
当然,崇祯这套算法是比较理论化的,实际情况肯定有损耗。
例如路程的问题,水离良田远近的问题。
这些需要嫁接起竹木筒或者其他设备来解决。
但是这种办法肯定是比传统的筒车抽水要广泛试用的。
例如在陕西的米脂,就去无定河附近抽水,在那里放五台,每日每夜抽,反正五台蒸汽机放在那里也不需要多少人去照看。
别看这些方法土,往往最接地气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能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皇帝这笔账一算,大家也无话可说了。
因为大家现在心里都十分清楚了。
实际上,在不少地方,不仅仅是用河水灌溉良田,还挖井来灌溉,这种东西完全可以从井下面源源不断抽水上来。
就目前来说,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为什么会出现粮荒?还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