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榷和郭汜接到牛辅的回信之后,都没有生疑心,俱是大喜,以为局势正在掌控之中。这之后,两人均是各怀鬼胎,表面上两人表现的依然是亲密无间,暗中却是各使亲信调兵遣将,只等牛辅的信号。就在李榷、郭汜二人各自准备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致使二人提前发动了这场霸权争夺战。这件事情就是李榷的亲信部将李乐在一次醉酒之时无意中将李榷欲对付郭汜的事情说了出来,正好传到郭汜的耳中。
郭汜大惊失色,以为是自己联合牛辅对付李榷的事情被李榷得知了。再三考虑之后,郭汜决定先发制人,一面派人快马通知牛辅起事,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准备攻击李榷军队驻扎的大营,想攻其不备。
就在郭汜暗中调动本部兵马,准备三日后偷袭李榷大营的时候。早有人报知李傕知道,这种大规模调兵遣将的动静是很难到滴水不漏的,也是郭汜此人不懂兵发,既然要偷袭,就要做到快,岂能等到三日后。
果然,李傕听到消息,勃然大怒道:“我待其不薄,没想到郭阿多竟然敢如此对我,不杀此人,难解我心头之恨!”李榷已经忘了自己早已经打算对付郭汜了,于是,李榷也是一面派人快马通知牛辅,一面点齐本部兵马,来杀郭汜。
两处合兵十多万,就在长安城下混战,乘势掳掠居民。李榷和郭汜两人都是以为牛辅即将率军支援自己,便心有所持,只想可能多的将对方的军队消耗多一点,只等牛辅兵到,即可成就大事。
两人在长安城下足足厮杀了半个月,却也只是个势均力敌之势,而牛辅的援军并没有如二人相像中的如约而至,这时候李榷和郭汜都是感到事情有些不对,经过半个月的厮杀,两人均是损耗了两万大军,感到陷入了牛辅的圈套,二人开始慌张起来。
这时候治帝派侍中、尚书去调解李榷和郭汜的矛盾,但李榷、郭汜都不服从,不肯先行罢兵。
李榷的侄子李暹这时候见到天使到来,灵机一动,对李榷道:“叔父,如今牛辅有变,一旦牛辅倒向郭汜,形势将对叔父很是不利。不如明日侄儿将皇上、皇后劫了,作为人质,一旦日后叔父兵败也好有一个谈判的砝码,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李榷一听,连声叫好,便让李暹领兵前去。
李傕的侄子李暹引兵围住宫院,用车二乘,一乘载了天子,一乘载了皇后,让左灵监押车驾,其余的太监侍从,都在后面步行跟着。刚出后宰门,正遇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太监侍从不知其数。
当时太尉杨彪十分恼怒,对李暹说:“自古以来,帝王从没有住在臣民家中的,你们做事,怎么能这样呢,老夫有话要对车骑将军说!”
但是,李暹并没有因为杨彪身居太尉之职而对其表示尊敬,反而是极为傲慢道:“李将军的计划已经定了,汝等岂敢多言,否则杀无赦。”
无奈之下,群臣徒步跟在治帝的车后出宫,然后李暹便派军队进入宫殿,抢掠宫女和御用器物。治帝到李榷营中后,李榷又将御府所收藏的金帛搬到自己营里,随即放火将宫殿、官府和百姓的房屋全部烧光。
郭汜乍听到李榷劫掠了皇上和皇后之后,心中也是恐慌,由于牛辅的意想不明,一旦因为李榷劫掠了皇上和皇后而倒向李榷一方,自己将会必败无疑。
就在郭汜惶惶不安的时候,治帝的日子也不好过,李榷将其软禁之后,却并没有将其当作皇上看待,而是当作了一般的人质,吃的、喝的、用的与皇宫之时几乎有天壤之别,治帝又不敢向李榷反映,每日与皇后只是以泪洗面。
杨彪见到治帝的惨状,心下不忍,于是私下对治帝道:“陛下,如今之形势,李榷、郭汜实力相当,而槐里牛辅意想不明,但是李榷劫掠了陛下,已经占据了此次长安之战的上风,郭汜必然有所担心,不如微臣同百官一起到郭汜军营规劝,劝其先行罢兵,则李榷必然还陛下自由也。”
治帝自被李榷劫掠之后,早就失去了主意,如今听到杨彪之言,自是大喜过望,急忙道:“太尉之言甚合朕意,若能劝说李郭二人罢兵,太尉居功甚伟也。”
于是,奉治帝圣旨,杨彪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