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正在端着茶杯的岳不群不禁将口中茶水给喷了出来。
为人处事讲究处变不惊,风度第一的岳不群已经不是第一因为杨莲亭而失态了。
这俩年多来,杨莲亭常常与岳不群产生争执,岳不群不喜弟子练习除华山之外的其他武功,哪怕是自创的。杨家枪是家传武学,名声响当当倒也无妨,但属于暗器之流的飞刀却是岳不群大为不屑的。而杨莲亭一味求快,不按章法,随心所欲的剑法。也让他厉声痛斥杨莲亭误入剑宗魔道,但事实上杨莲亭的剑越来越快,一直到岳不群连看都没看清。
经过长时间相处,杨莲亭倒是看出了岳不群表面虽似谦谦君子,实际上还差得远。他可不是令狐冲,把岳不群当成亲爹一般,他只把他当老师。做君子太累太难,他自己都没要求自己做个君子,他岳不群喜欢装君子折腾自己是他岳不群自己的事,这都与他无关。
在他那世界,女表子一般的政客,色魔一样的老师,禽兽不如的校长,投毒杀人的室友杨莲亭见识得还少么?最起码,现在的岳不群跟他们一比,纯洁的就像小棉羊。更何况,这俩年来,岳不群、宁中则二人待他还是不错的。
但他觉得老师教的不对,他就该提出反驳。
从出生起到小庙遇到东方白一家那些年中,他一直没开口说过话。又是在深山中养成了连睡觉都保持警戒的习性。跟杨园子等人一起后虽略有改变,但跟一群小孩,他不但没共同话题,还要肩负老师兼奶爸去照顾他们,无形间又增加许多压力。
在华山待得久了,安逸舒适的生活也让杨莲亭回归了一些本性,面对令狐冲时也不再是冷酷沉默。跟岳不群学武日久,慢慢的,杨莲亭也开始一点一点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慢慢的,二人武学上的分歧出现了,从一开始的探讨到争执。
师徒俩于武学分歧之上争争吵吵,偏偏杨莲亭能说会道,儒释道三家典籍张口便能扯出一大堆。而面对总是一脸云淡风轻、态度良好的杨莲亭,哪怕不愿苟同的岳不群亦是输入不输阵,强自保持着谦谦君子的风度。
而怪异的是,每次争执过后,岳不群对武学道理的认识又加深几分,但他绝不会承认是得益于杨莲亭。而每次岳不群自觉辩驳不过,就抬出师傅的派头,将杨莲亭罚去思过崖面壁,而杨莲亭极有分寸,深知过犹不及,每每点到为止。但每次都依旧故我,死不认错,刑期一满出来之后每每谈到武学之上一旦与岳不群产生分歧,必然又是一番争执,而后又被罚。索性杨莲亭直接把房间给搬到思过崖,让岳不群无可奈何。
“天地无完体,卦象必有缺,日有盈昃,月满亏蚀,武学千变万化,只要有招有法,自然有破绽漏洞。上乘武功皆是在意而不在形,因为招是死的,人才是活的。随心出招,形随意变,形意交融才能臻于至境。”
日子一久,从中受益匪浅的岳不群亦是开始了反思。他虽有些迂腐,但他不蠢。能被华山前任掌门收为弟子的岳不群天赋自是高人一等,从杨莲亭所言的诸多武学见解中他得到不少启发和明悟,但身为华山派气宗脑残粉的岳不群绝不会认为气宗武学有缺,而是认为错在于剑招的失传令自己没能领会其中要点。于是以致后来争执的由头多是他提出,想从杨莲亭口中套出一番见解来相互印证。
但俩人的感情却是未有因为争吵而变差,因为岳不群本就故意利用借口套出杨莲亭所知的武理,而且加上有着宁中则从中调和,二人反而吵出感情了。
自从杨莲亭受不了把时间浪费在《诗经》《论语》之上,舌战夫子,把夫子辩得哑口无言,又一字不差的倒背出整本《论语》之后,在令狐冲充满羡慕的目光下赢得了不用上课的特殊待遇。
岳不群知晓后便把杨莲亭叫到书房,告诫他不可一味如武夫般只练武功,读书明理也很重要。
但杨莲亭没回答,看着岳不群手中的一册《资治通鉴》,便问他是何纪第几卷第几册。而后便将岳不群手中那一册一字无误的背了出来。
从此以后,岳不群再未要求杨莲亭去上课,因为岳不群自知就算是自己也没有本事去教一个能把《资治通鉴》三百多万字都给完整背出来的学生。
但杨莲亭表现出的知识渊博亦是让岳不群开始患得患失,因为他心中又开始怀疑杨莲亭,不是怀疑他是卧底,天下间谁会派出一个天才出来做卧底?谁又能教出这样的天才?而这个卧底不但不避讳,还那么高调行事?所行之事还是有益于华山派,这样的卧底岳不群巴不得有多少收多少。
岳不群怀疑的是杨莲亭的身世,但山西跟陕西一样十年前开始便接连遭遇天灾人祸,像杨莲亭这样的孤儿太多了,根本无法一一查明。
单单儒释道任何一家的典籍都足够人研习一辈子,但他却张口即来,如此渊博的知识又到底是何人所教?
来看大主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