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让宋晓很满意。老李头确不是多话的人,说一句是一句,话也挺实在的。当下便商定明日起程,今天便去操办租车,置办途中所需事物等事。而在张大娘热情的引领下,各项琐事很快打点妥当。张大娘又邀二人留宿,于是连住宿的事一并解决了。
这会儿正是申时,张大娘年纪已大,折腾了这半日,说累了,要躺下歇会儿。宋晓便向罗大爷说想去村子里转转,等会儿回来。罗大爷剥着玉米棒,点了点头。
未料楚越人也跟了也出来。宋晓奇怪道:“你在那里纳凉纳得挺好的,跟着我跑什么?”
“宋姑娘以为我在纳凉?在昨日雨露未干的枯藤架下纳凉?”
“……那你坐在那里干什么?”
楚越人看了她一眼,道:“宋姑娘似乎已忘了我说过的话。”
“你讨厌与生人相处?”宋晓道:“似乎我们也是生人——是吧,金枝?”这句却是对着金枝说的。
楚公子既是我娘亲同族中人,也算不得生人。
“也算沾亲带故啊。”宋晓忽然想到,算来自昨天到今天,因为有外人在和太累的缘故,从未有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与金枝说过话的。她似乎一直是醒着,就这么独自呆在个黑不隆冬的地方,也不知会不会觉得闷。宋晓顿时觉得很心疼,打定主意要好好同金枝说说话,便对楚越人道:“楚公子,我想自己走走,我们分头各转各的,好么?”
楚越人点点头,便看宋晓轻快地往田埂那边去了。他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便沿着村中唯一一条宽敞的土路走下去。昨夜下的雨在路上打积起许多小小水洼,无意踩上便要溅得衣角一串泥浆。楚越人走了一段,觉得避来避去实在麻烦,又不想回张大娘家中,便找了个略微干净,少有人来的角落,望着大片纤陌纵横的农田,出起神来。
这边宋晓倒是很高兴,她幼时在乡间亲戚家住过一阵,对那里的麦田青青水渠潺潺一直念念不忘。眼下虽然是深秋,田中麦穗早收割已毕,另种下的一些越冬菜苗还瘦骨伶仃,挖凿出的引水渠沟里水流缩到筷子般粗细,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兴致。她兴高采烈地为金枝指点着,说起小时一些趣事,比如晚间点起汽灯用竹篓捞黄鳝,随手就是满满一篓;比如午后到地里摘蚕豆,先捡那嫩的当场剥皮吃上几颗,味道是一种清香的甜……
金枝从未接触过这些,听是有趣,又生出许多好奇疑问。遇上自己不知道的,宋晓便乱编一起。开始金枝还应着“原来是这样”,后来宋晓编得太过,渐渐也不信了,一句“是么?”尾音挑得老高。宋晓也不脸红,干笑几声便混过去了。
待宋晓终于说累了,看到前面一堆干麦秸,过去坐下。环膝看着四周整齐的田地,远处隐隐的青山。寂静之中唯有风掠过耳畔的声音,却是一种满足的、欢喜的寂然。
昔年娘亲对我说道法自然,我觉得我是明白的。今日这圈走下来,却又似不明白了。
“哦,你已经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么?恭喜你。当你重新觉得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你那半调子的术法大概就可以直阶到大师级别了。”宋晓开玩笑道。
看山看水?什么意思?
“就是说,人生许多事都可粗略分成三种境界,第一种就是最初级的,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再想不到别的;第二种呢,开始怀疑了,看山觉得不是山,看水觉得不是水,但又说不好究竟是什么;第三级,就是消除疑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金枝细细想着她的话,半晌,说道:难怪你学术法如此之快,原来你早有这一番见地。
宋晓吐吐舌头,道:“我也只是照本宣科,其实什么山啊水啊的,绕来绕去,我就觉得都是那么一回事。你说所见即所得也好,所见非所得也好,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反正你最终都得到它了,有些事何必非要追根究底,自找烦恼。”
宋晓。
“啊?“
好像我以前真的小看了你呢,失敬失敬。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