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三天的中午柳志高和王娟才到关山县。
昨天用了五千两银子,把房子,和张老头的巷口拐角处的铺子也买下来。至于地的事,张老头说,他家有四亩悍地,可以租给他们种菜。
李昊宇把空间泡好的一大袋种子交给柳志高夫妻。
“堂哥、堂嫂我们回去了,种菜的事你找张老头帮忙在他们村叫些人手。”柳博书说。
“这、这我们俩能做好吗?”柳志高搓着手问。
李昊宇笑说:“不要担心,家里那会怎么种现在也就怎么种,当然现在先种两亩地的菜。其他的先找人搭建大棚,冬天来了也好有的卖。”
“我给你的种子,一定不能浪费,到时店里开始售卖的前两天,印刷一些小广告,让小孩子发放,开业那天知道的人也就多了。”
“我想二嫂可以做好的。”李昊宇肯定的说。
“谢谢你昊宇,嫂子糊涂了,你的大恩大德也不知道怎么报答。”说着竟然难过的抹眼睛了。
“好了!我们走了,你们现在分家了,我们能帮到这里,剩下的看你自己。”柳博天说完转身上马了。
这一来一回离开柳树村一周了,回来还是能感觉到心里的踏实。
“大伯、村长怎么说,成了没。”
“阿他天啊!成了,这次大多托了阿书的福气。县太爷一听柳举人要给村里建学堂,大手一挥噔都不打便同意了。”
“那、荒地的事呢!”李昊宇小心的问。
“哈哈哈!这更简单了,这块地没人要,成了我们村的烫手山芋。现在你们要买下来还不简单,一亩地八两银子,两百四十两,就买下来了。”
柳大伯的话让三人心定了。
“大伯、这会你就去在村子找人,割荒地的草。还有,有牛的人家一天六十文钱,割完了让全部来犁地。在天冷之前种下去。”柳博天说。
“大伯、越多越好,还有王家村的人可以问下,都找找来耕种快些。”李昊宇说。
柳大伯走后,三人去了村长家。
“你们回来了,这是地契。学堂村里想建,自己有地方就行,不用什么手续。属于村塾,可以自行建立,到时报上去就行。”说着把之前给的钱又递了回来。
“高山叔你拿着吧!到时你看管着建学堂就好,就用这钱。”李博书说。
“这、也用不了这么多啊!”村长如拿了烫手山芋般抖着手。
天知道他虽是村长,但一辈子也没见过千两银票啊!这几天心里是又激动、又是难安:
李昊宇才想起来,古代有钱人都是有自己家塾。
如果那个村出了大善人或者有钱人,或者族人自行办的就是,学堂、族塾。古代还不像现代学校要一层层机构批准。
因为村子很少有私塾,基本一个县一个镇上就那么一两个,都是官办有名的,相当于贵族。
所以古代寒门学子求学很不易。很多为了求学天不亮起床,背着干粮,徒步两个时辰,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就为了去学知识。
这样一比,现代的孩子幸福太多了。
“那、既然是以阿书名义办的,起什么名字好。”村长激动的问。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