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2章 包船王的魄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茶室内水汽萦绕,似乎快要遮住了沈万福与包船王的脸庞,包船王仍旧在思索着如何化为在承接盛禾贸易公司的部分业务之后所带来的极限压力与挑战,至于沈万福则是有条不紊地清洗茶具、挑选茶叶、烧水煮茶,心里边也在回忆着包船王从十里洋场来到港岛后的经历。

    事实上,按照沈万福前世的包船王发家史来看,包船王成为1代华人船王的背后最主要的支持者是匯豐银行,这1点对于学习过历史的沈万福而言并非是什么难以琢磨的秘密。

    从华夏内地来到港岛之后的包船王1大家子人,刚开始也是居住在狭窄的唐楼里,到港岛安顿下来之后,便考虑应该做些什么生意。由于对香港周围环境还不太熟悉,包船王想驾轻就熟,干自己的老本行——银行业,但他很快发现,在港岛,银行业除了被匯豐银行、渣打银行和大通银行这3大银行垄断外,余下部分已被广府人控制了,能够提供给他这样1位说话时带着浓重口音的宁波人的业务极其有限,况且,港岛的当地居民更乐意接受最原始的储蓄方式——收藏金器、珠宝和玉石等,而不是在银行里存钞票。

    怀着对华夏内地重新开放的希望,包氏父子决定先做1宗见效较快的进出口贸易。

    这时,包船王的几位朋友也从十里洋场和宁波来到港岛,大家相聚在1起讨论出路问题,其中有两位是与包船王在银行里共过事的旧同事,跟包船王意见1致,于是与包氏父子共4人合伙成立了1家4人联合公司。那时候,港岛的写字楼奇缺,找1个办公的地方很不容易,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1间小房。那是位于皇后大道中和毕打街的、具有5十多年历史的华人行中的1间写字楼其中的1部分,因租用这间写字楼的公司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于是开辟出1个小间转租给包船王他们,月租两百多港元。那间办公室真是小得可怜,4个人挤在1起,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其中1个人回忆说:“如果我们当中有1个人想开抽展,那么必须等另1个人离开办公室走到外面去才能腾出空间。”办公的地方是“寄人简下”,他们甚至连挂-块自己公司的牌子的地方都没有,但是,这几个坚初的宁波人,从没有放弃,他们默默地做着华夏土特产的买卖,如干货、豆饼、鸭毛、肥料以及动物饲料等。

    生意进展还算顺利,这间小小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算是立住了脚跟。当然,由于人与人做生意的眼光、手法以及胆识都不尽相同,所以有些人发了财,而有些则是微利。包船王他们由于作风保守,赚得并不多,加上当时国内局势出现微荡,1些贸易停止了,包船王他们的公司则改为做食糖,在台岛买糖、再用船运到港岛,交由另1家公司运进内地。

    在那些日子里,包船王负资公司的全面工作,负责发给员工和股东每月的薪酬和红利。据他的搭档李某说,在公司里面工作,大家都很诚实,包船王对大家都很公平,互相之间从未发生过因为分配不均而引起的不愉快事情。由于业务上的需要,包船王开始与当地人和有关机构沟通和联系。他们第1个存款的银行是恒生银行,当时恒生银行的经理是霉国人,叫弗兰克·荷华。韩战爆发后,那所银行关闭并撒离了港岛。包船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荷华是流着眼泪走的,他是1个经验丰富、颇有建树的银行家,那次撤退,他失掉了几个大客户和1些新客户,我们的公司便是其中之1。后来,我把生意账目移至匯豐银行。”

    在开始跟广府人接触的时候,包船王感到比他去汉口读书时还要困难1百倍,他完全听不懂他们讲什么,而他们也不明白他的意思,不管他讲宁波话还是英语。

    包船王决定避开这些在匯豐银行进行业务的广府人,另寻办法。1天,他走进位于皇后大道1号的匯豐银行总部大度,要求拜见资深的英格兰职员。也许是工作人员从来未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也许是被包船王镇定自若、充满自信的气质所慑服,他很快便如愿以偿,见到了任职于匯豐银行进口部的桑嗒士和盖伊两位先生,当时,这两个人马上就要升职,前者是项目经理,而后者则是银行董事长。

    上了年纪的港岛人可能还会记得,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匯豐银行仍然保留着这样1条惯例:外国人进入匯豐银行是从正门进去的;而华人则只能从后门进入。很明显,英资财团当时是很瞧不起华人的。不仅如此,匯豐银行当时还不屑于与华人直接做生意,华人要向匯豐银行借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