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咏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刚落下第一个字后,顾谨言却又犹豫了。

    咏什么呢?

    在他所熟知的诸多诗词歌赋中,咏物诗永远是最多的。

    有人统计过,仅《全唐诗》一书,记载的咏物诗便超过六千首。

    而其中,初唐占到约五百余首,盛唐七百余首,中唐一千四百余首,晚唐最多,达到三千五百余首。

    而所咏之物,也千奇百怪,自然世界中的万物,小到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岳,都可以成为诗人们歌诵吟咏的对象。

    他们以咏物言志,千奇百怪,留下无数千古名篇。

    其中,有咏梅、咏兰、咏竹、咏菊、咏柳、咏松树,咏刀剑。

    当然也有偏门一点的,比如咏蝉、咏石灰、咏棉花、咏春叶问……

    哦不是……差点跑偏了,是咏春夏秋冬。

    顾谨言大汗。

    思路收回,继续思考。

    咏物诗中,最着名的毫无疑问便是咏梅兰菊竹,因为此是花中四君子,是诗家词人最爱借物言志的对象。

    梅兰菊竹各具特性,梅之傲兰之幽竹之澹菊之逸……这些皆是高洁志士、名人贤达、谦谦君子、世外隐士的象征。

    而这些,都跟儒道中人相契合,是他们追求的品质。

    顾谨言脑海中,当然记得一大堆的咏梅兰菊竹诗词,但他一时犹豫,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写,而是脑海中这类诗词太多了,一时不知道该选哪一首。

    要知道,这可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开篇第一诗,意义非同凡响,不能太随便。

    持笔停顿片刻,忽然,顾谨言眼睛中微微一亮,一首活泼俏皮,简单易懂,开有唐一代吟咏先河,成后世万千汉家儿郎必备启蒙读物的诗歌悄然浮现脑海。

    除它之外,别无第二。

    于是,顾谨言再不犹豫,直接再次落笔,在他之前那张纸上的“咏”字后,再加上了一个——

    “鹅”字。

    没错,正是“咏鹅”。

    顾谨言要带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首诗,便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之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它开篇先声夺人,三个鹅字连续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写出鹅的线条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形容词,又写出鹅的动态美。

    短短十余字,却写尽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而这首诗,却是出自一位七岁幼童所作。

    后来,这首诗传唱千古,因其老少咸宜,朗朗上口,成为很多人小学到初中学到的第一首诗歌,也是启蒙之物。

    这些人,等到老了,即使幼童时所学的诸多名篇尽皆忘记,这篇咏鹅诗歌仍能朗朗诵出,足可见它的特殊之处。还有什么诗歌,比它更加合适呢?

    于是,他再不犹豫,提笔写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初落笔时,桌面上的白纸纹丝不动。

    待“鹅”之三字落下,白纸之上,却凭空浮现一层流动的白光,这白光与纸张的颜色不同,略淡而朦胧,如雾气流动,氤氲奇异,笼罩在纸页之上。

    待第二句写完,白光大盛,包裹所有文字。

    那些墨汁写就的文字,慢慢地吸收白光,竟一一地转化为银色,闪烁出淡淡的星辉。

    顾谨言心中大是奇异,这可和前世有所不同。

    前世这诗虽然传世,但断无可能有此异象,只有可能是这方世界的文道之力了。

    这个世界,果然不同。

    顾谨言心中欣喜,纸面上的异状,显示出异时空的诗词真的可以转化而来,而且同样能在这方世界与文华圣道相感应,产生异象。

    这可是千古第一启蒙诗,才写两句,就有如此神异,四句写完,会产生什么?

    顾谨言心中期待,于是一气呵成,将剩下两句诗写在了纸面上。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第三句结束,纸面星光再次大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