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大彪同吃同住起来。
再后来,柳大彪心疼肖云裳身子柔弱做生意不易,就只让她在前半夜接客,到了后半夜就让她回上房里休息了。
柳大彪心疼他的女人,那是他的事儿,他哥懒得去管。可要是因此影响了家里头的收入,他哥就不乐意了。毕竟哥儿俩至今还没分家,家里头的收入少了,分到他手上的那一份儿也就跟着少了。
原本依照柳大彪原本的性子,他是万不敢和他哥对上的,可耐不住肖云裳的枕头风吹得厉害,他就开始长胆子了,逐渐地敢和他哥叫板了。
可以说,自打肖云裳祖孙来后,原本挺和睦的兄弟俩就开始生分了,柳家渐渐不安宁了起来。
一转眼的功夫,夏天就过去了。
少了那恼人的暑热,赵三娘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这一日,赵三娘从城北办事回家,坐车行至半途,她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便让车夫将车折向城东方向。
出了府城东门后,再向东百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里曾是熙熙攘攘的海港码头,可自从四年前禁海之后就繁华不再,连带着整个东门之外都是一片萧条。
当初赵四娘只花了很少的价钱,就购置下了东门外的一大片土地。现在这片土地已经大变样,最靠东门的那一片尤其引人注目。
那里建了长长的两溜房子,每溜房子由一套套宅子组成。每套宅子皆是四四方方,前面是两层高的小楼,每层共有三间,这是用来做商铺的门面的;中间是院子,院子里挖了口水井;后面和前面的小楼构造相同,这是用来居住的。这些房子一水的青砖红瓦,房前屋后皆铺着平整的青石板。尽管至今未有租户入住,绝对是难得的好宅子。
不过今日,赵三娘不是来看东城外的产业的,她让车夫继续将车往前赶,一路行到了东山之下。
东山并不甚高,山脉却绵延数十里,山的最东头就是汪洋大海。
闻名幽州的陶山书院就坐落于东山之上。只是陶山书院名气虽大,从山脚通往书院的道路却只有一条石阶小路,想要去书院,就必须拾阶而上。
赵三娘为了查赵三郎兄弟的岗,也是拼了。只见她踩着绣花鞋,沿着石阶一阶一阶地向上爬。
幸而陶山书院没有建在东山的主峰之上,地势并不甚高,赵三娘爬了不到半个时辰,也就到了书院门口。
赵三娘原本还在担心,自己一个女子,人家书院会不会把她拦在外面不让进门。可她刚走到大门前,守门的老叟就走了过来,问明情况后,就领着她进了书院的茶室。
茶室里茶香四溢,一派宁静悠远。不过,赵三娘还没来得及享受完这份静逸,就被老叟传来的消息搅乱了心绪。
这个时辰,赵三郎兄弟居然不在书院!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兄弟俩人早已将逃课视为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