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不只是为别人、为父母而活,更要为自己而活。”
“孝顺,不是事事顺从长辈心意。”
“而是该顺从的顺从,不该顺从就要设法劝说他们。”
“若是一味顺从,等你蹉跎半生,回顾往昔的时候,父母见你如此岂会感到喜悦?这不反而陷父母于不义吗?”
“因此,长辈们的殷殷厚望值得尊敬。”
“但你弃文从武并非不孝,更不是忤逆,只要你继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等到他日做出一番功绩,证明自己确实是个将才时。”
“他们焉能不喜?”
此言一出,赵恒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可思议的看着苏长歌。
自朱圣立意,定下三纲五常以来,孝道就位列百善之首。
父为子纲。
儿子必须要绝对服从于父亲,否则就是不孝,要被全天下人唾弃。
可夫子却说儿子不用一味顺从父亲,该争就得争,否则就会让父母陷入不义处境,这样反而是更大的不孝。
除此之外。
夫子还教导他们男女、夫妻平等。
一下子,朱圣定下的三纲五常中的两条,就被夫子给推翻了。
心念至此,众人怔怔的看着苏长歌。
他们很想问一句。
夫子,你这是跟朱圣有仇吗?
刚才那番话若是让太学院的夫子们听到,怕不是要气的直跳脚,将你打为不尊圣人的奸佞,施君子之诛,明正典刑。
但是不知为何。
他们觉得,苏长歌教导又很有道理。
男女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保持纯正孝心,尊敬父母长辈,儿子就不必事事顺于父母长辈。
正当众人沉思时。
霍从文那刚劲有力的声音突然响起。
“夫子,我懂了!”
“我这就回去劝说父母长辈,让他们支持我投军从戎!”
霍从文开口。
听完苏长歌这番话,他的双目明亮有神。
曾经那些憋在心里想说,但不敢说的话,恨不得现在就与父母长辈说清楚。
圣贤书,他真读不来,入眼就是之乎者也,微言大义,读的他脑袋都晕晕乎乎的,哪有上战场与胡虏厮杀来的痛快!
但就在此时。
苏长歌开口拦住了霍从文。
“且慢。”
苏长歌摇摇头,说道:“你现在回去也是徒劳无功。”
听到此话,霍从文脸上满是疑惑。
“夫子,你刚才不是鼓励我不必事事顺从父母,讲道理劝说他们吗?”
“那要是你父母不讲道理呢?”
苏长歌直接反问一句。
霎时间,刚才还热血沸腾的霍从文,此刻头上仿佛被浇了一桶冷水。
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想过。
现在听夫子一提,回想家中长辈那魁梧壮硕的身材,孔武有力的双臂,貌似...他们确实不是很会听自己讲道理的样子。
真要敢说出不读书的事,恐怕当场就得挨顿胖揍。
想到这,霍从文不禁有些沮丧。
但随即似乎想到什么,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的看向苏长歌问道。
“夫子,那学生该怎么办?”
遇事不决问夫子。
夫子连读书这么难的事都能坚持下去,而且还考到状元。
脑子肯定比自己好用。
而且夫子既然支持自己从戎。
那肯定就有办法帮自己说服父母,让他们坐下听自己讲道理。
“霍从文,打铁还需自身硬。”
看着面前英气勃发的少年,苏长歌格外认真的说道。
“你父母之所以摁着头,逼你走他们规划好的道路。”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对你能力的不信任,他们觉得自己活了这么久,选择出来的路,一定是对你最好的道路。”
“因此,若想让他们支持你自己选的路。”
“最好的办法不是口舌争辩,而是向他们证明你是做武将的料。”
“毕竟你父母最主要的目的。”
“不是让你听他们的话,而是让你过的好,但只要你有能力证明走另一条路会更好,他们怎么会拒绝呢?”
苏长歌开口。
霍从文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但后面又发现了盲点。
“可是夫子,学生不投军建功,困于太学院内该如何证明能力?”
霍从文出声问道。
此话一说,赵恒等人纷纷点头赞同。
武将不上战场怎么证明自己?
单靠骑马射箭,只能证明勇武,而且信国公府上的人骑射水平都不差。
肯定要比从小被安排读书的霍从文好。
“为将者,勇武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智谋。”
苏长歌开口说道:“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变化,不晓阴阳五行,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与庸才何异?”
“临阵厮杀只是小道,统兵作战才是将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