帜原因。
给英美法三国专使的订单里几乎全是工业机器和配套设施,当然也少不了直接购买一批军火武器啥的,主要以最新式前膛枪和火炮为主。
尽管知道欧洲已经出现了后膛枪,并已经开始列装部队。他倒是想采购一批,最好能将手下火枪队的装备全部更换一遍,可这可能吗?
洋人又不是傻子相反还精明得很,这样的国之利器自家还没完全用上呢,怎么可能会轻易卖出给外人?
就算他肯花重金采购,也买不了足够数量的家伙,最多装备个亲卫队警备营之类的,想要大规模换装根本不现实。
至于采购的火炮,他倒不在意前膛还是后膛的,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再说其它。乡勇队在天津之战中已经吃够了火炮的亏,这也是乡勇队眼下最大的短板,对付国内的敌人依靠弩炮跟投石机就足够了,可一旦对上列强军队那就太过吃亏,在远程打击方面完全处于下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既然发现了问题,自然要想办法解决。此次借替朝廷谈判之名行武器采买之事,正要让朝廷帮乡勇队付了那高昂的火炮和弹药采购费用。
和火枪一样,欧洲各国列强也在开始换装后膛炮,轮到大清的时候还不知道需要多久,还是先用欧洲先进的前膛火炮顶一阵子吧。
以他估计,就是要训练出一营合格的前膛炮炮手,也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代价。有了这些炮手做为底子,议购换装后膛炮上手也要迅速得多,不需要花大代价请外国炮兵教官砸从天练起。
他话说得冠冕堂皇,可朝臣个个都是人精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立即有就朝臣指出问题,既然你想要解决军火受制于人的不利状况,可这采购订单上都是些什么轴承,摸具之类的机器设备,并没有军工作坊需要的机器设备吧?
呵呵,要是没这些基础工业设备,就算洋人愿意卖百家兵工厂给咱也没用啊,制作火枪和火炮的重要部件不还是掌握在人家手中么?
再说了,刚刚才和英法联军打了一仗,这时就急匆匆跑上门大肆采购兵功生产设备,人家会怎么看怎么想,又愿不愿意卖给咱们?
还有机器操作也需要熟练的工人,必须得依靠洋人技工主持教导一段时间,要是人家使坏暗地里动手脚的话怎么办?
而采购订单上的工业设备都极为普通,英法美三国列强要是不愿卖的话,大清也不是没办法从其它欧洲国家采购。只要等到大清自己的工人熟练生产模式,再人手上不需受制于人,再慢慢解决兵工厂的问题也不迟。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朝臣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这一件事便就此确定。因为朝臣都不了解什么机器设备的事儿,也不愿意跟洋人接触打交道,最后扯来扯去这个任务又落到吴可手中。
他自然暗暗高兴不已,眼下已是署理两江总督,正好与洋人在华的巢穴伤号离得不远,正是操作此事的最佳人选。
谢绝了一干交好朝臣的宴席邀请,吴可第一时间返回在京的临时君所。匆匆整理了一番收拾收拾,第二天向咸丰帝拜别便在亲兵人马的护卫下急匆匆离开京城赶赴两江驻地。
与英法等列强的交锋就此告一段落,他便将注意力放到两江地区的战事之上,该是彻底解决太平军问题的时候了。
他虽然不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具体的爆炸时间和其间过程,但他却可以确定英法两国驻远东部队短时间内没法再来一次天津之战。
不是这次在天津糜战大半年的损耗不是那么好恢复,就是大后方广州和香港等地的混乱也不是短时间内便可解决的。
虽然朝廷没有采取他当初提出的狠辣建议,用白花花的银子悬赏洋人脑袋,可是在他的极力要求下,朝廷还是暗地里给广东清军下达密令:想尽办法找占领广州的洋人麻烦!
这一策略到底有多少效果还不得而知,可广东当地官府下狠力封锁香港却是取得极大成效。
香港地域狭小资源有效,很多生活物资多需内地输送提供,当地官府突然来上这么一下,顿时就给香港的英国人造成极大麻烦,日子难过非常。
就是此时朝廷已经与列强达成协议,等地方官府得到消息放开封锁又得花费一段时间,而香港经此封锁想要恢复到以往状态又需一段时间。再加上英法联军撤退之后的补充休整,或者后援来到之后的适应哪一样都需要时间。
因此,他预计英法联军短时间内没精力找大清的麻烦,这时候正是腾出手来干翻太平军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