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美术馆,三人行。
这期的录制主题是《艺术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是工具理性取缔价值理性的时代,艺术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是一个必需品,而艺术是真的需要解决温饱之后才需要的吗?
而此刻吸引三人驻足的是一副仿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的画作,这幅画画的是法国勒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但莫奈并没有固化景象轮廓,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为出发点,侧重表现光线氛围中变幻无穷的外观。
“小师弟,你看这幅画,画的真好,明明是日出,但却模糊不清,日出时往往是这样的,会有些模糊你判断的东西,但当你坚持下去,就能看到美好的日出了。”许清远给出自己的评价。
其实《日出》作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更值得讨论的是这幅画的技法,但许清远说的却是这幅画名字的寓意。苏叶当然明白许清远的意思,这个不善言辞,有些社恐,喜欢剖析别人的中年人,其实很善良。他知道当下苏叶面临的境地,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地安慰着苏叶。
但此刻摄像机开着,并不适合讨论,苏叶只能委婉地回应道,“师兄,我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很喜欢西方的油画,尤其是蒙娜丽莎,你猜猜是什么原因?”
“因为画家?你喜欢达芬奇,我知道他除了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全才,擅长建筑数学天文几何物理解剖等等,他好像也是一位哲学家。”
“其实是因为西方油画的特点,在西方油画中人物总是很大,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宗教思想束缚的脱离。而在我国,你看山水画,画家通常都会把人物画的很小,藏匿于山水之间。但随着心境变化,我现在更喜欢山水画,不是不认同人定胜天,自由主义。而是我国的自然,天人合一更符合心境,在山水自然之间,世上有什么事是永恒的,又有什么事是大不了的?师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许清远不由一笑,“没错,你说的有道理。”
马夕笑眯眯地看着这两人打哑谜,他也不拆穿,等两人聊完,他才引导起话题,“在城市当中画展,话剧演出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你们会觉得当代年轻人对艺术很有需求吗?”
闻言,许清远马上开始了他的敏锐,“老马,你有没有注意,在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在前面加了一个限定词城市。”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说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没有条件可以随时随地去画展,博物馆,这些人就没有艺术需求吗?难道你没有注意,我也限定了艺术的形式。”马夕挑挑眉毛,堵住了许清远的嘴,“我本来是想分开讨论的,不过放在一起也可以,音乐,电影,广播,这些都是艺术形式之一,得益于技术革命,只要存在网络,大部分人都是可以享受到的,你会觉得年轻人对艺术很有需求吗?”
许清远咧开嘴,对于马夕的防守,他开口道,“首先我们要将艺术作品简单的作个区别,我个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